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指要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指要

ID:38944812

大小:228.50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6-21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指要_第1页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指要_第2页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指要_第3页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指要_第4页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指要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指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指要(2007-2008)一、高考说明诗歌题考查的三个要点:1、对作品中重点词句的鉴赏2、对作品情感、态度的鉴赏3、对作品写法的鉴赏2007年高考题范围回顾选材范围--全国卷:限于唐、宋诗词。地方卷:上至春秋(诗经),下至金明清。课外古诗24首。其中:唐诗8首,约占29%;宋诗词11首,占45%多;金1首,元曲1首,明1首,清2首。试卷省份选诗数量体裁作者出题量分值考点分布全国卷一1宋词苏轼28感情、手法全国卷二1唐诗王维28诗眼、内容、作用北京卷1诗经民歌37手法、内容广东卷1宋诗林景熙26意象、炼字江苏卷

2、1宋词辛弃疾28感情、手法、内容山东卷1清诗徐兰28语言、手法上海卷1宋词苏轼38常识、意境、内容安徽卷1清词陈维崧28手法、感情辽宁卷2唐宋诗王维、周弼28内容、感情四川卷1宋诗王安石28内容、诗眼天津卷1明诗高启25语言、内容重庆卷2唐宋诗白居易、苏轼26内容、手法、感情海南、宁夏卷1宋诗苏轼211内容、意象、感情湖南卷1宋诗王安石15感情福建卷1宋诗谢枋得26感情、手法湖北卷2唐诗吴融、李约28手法、感情江西卷2唐诗高蟾、韦庄26感情、内容浙江卷3唐诗金词元曲刘禹锡吴激赵善庆26意象、感情、手法语言2007年高考题设题

3、范围37道题共有41问:一、语言:7问二、内容:19问1.意象5问;2.意境5问;3.情感主旨9问三、手法:8问四、定向鉴赏:7问命题特点:第一,从选题数量和时代上看,以唐宋诗词为主,特别是以唐宋诗占主导地位,但唐诗所占比例比往年有所下降,宋诗在保持中有所上升,宋词、元曲及明清诗比例略有提高。今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题共考察24首诗词曲,从时代看,唐诗有10首,宋诗6首,宋词3首,明诗、清诗、元曲、清词、金词各1首,以唐宋诗16首占主导地位,占出题百分数的66.7%(唐诗占41.7%,宋诗占25%)。词曲6首,占25%,其中宋词

4、3首,占12.5%。唐宋诗词共占到79%。金元明清诗词曲占到21%。命题趋势:08年的高考诗词鉴赏题中会继续以唐宋时代为主,但仍然会有少量省份选择金元明清时代。2、从考题体裁选择上,诗歌以律诗绝句,词以小令为主,其中五律七绝占一半以上。2007年高考诗词鉴赏题,律诗七首(五律5首,七律2首)占29%;绝句11首(五绝4首、七绝7首)占46%;词曲小令6首占25%。五律七绝12首占50%。1996-2005年10高考题七绝29首,五律7首,占全部61首诗歌的59%。五律、七绝和宋词小令形式上长短适中,既有规律可循,也容易命题和

5、答题,成为命题人比较喜欢的选择。3、选择诗词的题材内容:以情景交融的写景抒怀之作为多。这类诗词主要考查的有山水田园诗和即事感怀一类。所选题材中往往将景、事、情交织在一起,用自然环境衬托情感心境,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4、命题内容,不仅侧重于单独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及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情感”,还加强了综合性的试题,进行整体鉴赏。(1)鉴赏“诗眼”的有天津卷、全国二卷和广东卷;(2)比较两首诗思想情感的异同有江西卷;(3)品评诗歌,对给出的关键词作评价,如四川卷、湖南卷和福建卷;(4)鉴赏意象,如

6、全国一卷、浙江卷;(5)分析表现手法,如湖北卷、浙江卷、福建卷等;(6)鉴赏思想情感,如湖南、江西、安徽、重庆卷等;(7)鉴赏意境,写赏析文字,如全国一、二卷,上海卷;命题的内容异彩纷呈,但都是紧扣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二、诗歌复习的主要策略主要策略:抓理解,重规律(一)考点以及有关的能力指导1、命题的特点2、主要能力点解说(二)高考主要题型及解题技巧(三)课外巩固训练(四)重点能力的专项训练(五)综合训练1、会说“行话”(欣赏的有关术语,例如,意境、意象以及有关的手法的词语)2

7、、狠抓积累,形成语感:课文要求背诵的以及选择典型题例,形成诗歌阅读的语感。3、题型和解法4、能力训练(一)完成知识的储备与迁移【要点】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1、识记文学常识2、了解课内作品3、“激活”名词术语(例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4、遵循规律原理的分析方法(例如语境意识、诗歌本身的准确、生动、形象、传神的特点)【方法一】知识与能力的储备高考必备的知识因素(1)诗体、诗风和典故(2)课本要求背诵诗歌,要达到“四位一体”。(标题、作者、朝代和正文)(3)8种修辞方法以及作用。(4)必要的写作方法1、考查“意

8、象”题及解答(1)意象的辨识(2)意象的特点(3)意象的意义和作用(重点)意象的辨识和特点:“意象”:①指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②但更多的情况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比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春花秋月、柳絮榆荚、寂水寒山、清霜白露、冷雨寒窗、银烛青灯、晨钟暮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