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文科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文科

ID:38953756

大小:896.01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6-22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文科_第1页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文科_第2页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文科_第3页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文科_第4页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文科_第5页
资源描述: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文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5课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明晚期“异端”思想家李贽■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神宗一次就赐给他的儿子福王田二百万亩;在太湖流域,十分之九的农民失去土地。封建政府的赋役剥削也越来越重。借口与后金作战、镇压农民起义,先后加派“辽饷”、“剿饷”和“练饷”,三饷加派的总额超过明朝正赋的一倍以上。农民常常是倾家荡产,也交不完这些“皇粮国税”。徐光启利玛窦西学东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的产生决定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思想学术的特点分析批判思想产生的背景。一、背景:1、政治

2、上: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繁发生。2、经济上: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但受重农抑商等的阻碍。3、思想上:方面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三纲五常等扼杀个性,摧残思想;另一方面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使一些知识分子开阔了眼界。请你辩认他少年求学,中年做官,老年入狱人们在评价他时,通常用到这样的语言:离经叛道、狂狷不羁、叛逆者;统治者和道学家称他: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七十多岁时,他在监狱中割喉自杀,临终最后一句话:七十老翁何所求.明代思想家李贽二、“异端”思想家李贽(一)背景1、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出现了陈腐习气2、商品经济冲击下人

3、们竞相逐利3、不少士人试图摆脱“四书五经”的束缚,强烈追求个性和发展经济的要求(二)内容1、反对对孔子的迷信,反对绝对权威2、揭露了道学的虚伪,肯定追求物质利益的合理性,倡导个性解放3、提倡人类平等,反对歧视妇女提倡婚姻自由4、从根本上否定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今版《焚书》书影古刻本《焚书》书影材料一:李贽以脱俗之韵,卓异之见,非凡之才,无畏之胆,称量古今,独抒胸臆,翻千年之巨案,倒千年之是非,不仅与整个社会对立,而且敢于与数千年的历史传统抗争,道别人所未能道,行别人所不敢行,独领时代的风骚。这就是狂人李贽!材料二:在他的思想中,充满了一种追求个人自由与解放的反叛意识,他曾自言“余自幼倔强

4、难化,不信学,不信道,不信仙释,故见道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则尤恶。”他思想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封建理学进行批判。材料三:应该充分认识到李贽思想对君主社会专制主义统治秩序的重大挑战和内在冲击,但也不宜有“过分夸大李贽反传统的说法”,毕竟以现在看来,李贽的思想“并没有超出传统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边界”(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1、积极意义: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冲击迂腐的纲常名教,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有利于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三)对于李贽思想的评价2、局限:受时代的局限,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思想的局限,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顾炎武1613年—1682年

5、王夫之1619年—1692黄宗羲1610年——1695年清学开山祖前朝遗民心年轻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斗争。清军南下,参加当地的抗清斗争。抗清失败后20多年间,炎武孑然一身,遍游华北。晚年专志经学的研究。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等数十种著作。伟大的思想家、开一代之风的著名学者,被梁启超称为“清学开山之祖”。同时又是伟大的民族志士,他“耿耿孤忠”,至死不向清统治者低头,多次拒绝清政府的征辟。顾炎武名片学术泰斗思想巨人早年为党人,壮年为游侠,老年为学者。青年时代,参加复社积极投身于清除魏忠贤残余力量的斗争。在明清之际,参加堪称悲壮的抗清斗争,失败后的30多年中,致力于讲学和著述,培

6、养了多方面的人才,写作了大量涉及哲学、史学、文学、艺术、天文、地理、数学等领域的学术专著,对中国的思想和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30多年中,黄宗羲还多次拒绝朝廷的征召,始终保持了遗民的气节。著有《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等黄宗羲名片开六经之生面启来学之军思青年时代参加了反清复明斗争,失败后,王夫之开始了为时40余年的隐居生活潜心从事学术研究,据统计,船山著述流传至今的,还有70余种、401卷、470多万字他对中国两千年来各种唯心主义的思潮进行总结,从而建立起他自己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代表作:《读通鉴论》王夫之名片共同之处:生活在明末清初参加过反清斗争中晚年以后致力于学术研究或讲学守志不移,

7、拒不仕清著述丰富,对中国文化思想作出巨大贡献1.明末内外交困,危机四伏2.士大夫面对危机,寻求改革方案3.提倡以史为鉴,提倡研究与结合现实,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一)背景2)、明清进步思想家——王、黄、顾1、王夫之---构建唯物主义思想体系1)本体论:强调,即天地万物的体现在物质世界之中。2)认识论:宣扬“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即通过考察可以得到正确认识。3)伦理学:提出“私欲之中,”,充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