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本教材的开发

浅谈校本教材的开发

ID:38955340

大小:1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2

浅谈校本教材的开发_第1页
浅谈校本教材的开发_第2页
浅谈校本教材的开发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校本教材的开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校本教材的开发中船澄西技工学校电工电子组-----殷志健【关键词】 校本教材;校企合作;课程改革;项目教学;课程评价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专职院校为了适应大的形势,一直想在校企合作中寻找突破口。最近几年的实践,部分院校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果长期的只满足与校企合作而不注重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培养的话,最终所谓的高技能人才将变成一台机器。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和社会对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学科课程和技能培训课程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传统的课程模式已与现代经济社会不相适应,其培养的人才在知识储备

2、、创新能力等方面都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难以与企业对接。因此这种模式已经严重威胁到了职业学校的生存发展,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而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应以“就业”为中心,通过改革要能实现与现代企业的零距离,使培养出的人才需求对得上、实际用得着、质量叫得响,能真正做到零距离上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每个学校都在摸索的寻找答案。个人认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时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必须到企业找到课程的平台,找到学校和企业的桥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发适合当代中职生需求的校本教材。如何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成

3、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的方向。就部分地区而言,一些学校开发出了数量可观的校本教材,并且在课时安排等方面给予了必要的保障。但总体上说,开发和利用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许多时候都是为了开发而开发,为了编写而编写。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实际运用的效果却并不理想。校本教材的开发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合理整合专业课程,探索模块化组合课程,增强专业课教材的实用性和适应性,实现培养目标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对接。首先从企业的调研中找寻课题。任何一种课程的开发,都不可能

4、脱离现实企业工作岗位对专业人员的需求,否则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教材开发前的企业调研要求参与课程开发的专业教师对本专业的毕业生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的性质、任务、责任,以及技能和素质要求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与分析,形成完整的调查报告,从宏观上把握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和职业教育现状。从工作岗位或岗位群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工作领域和工作要求,由此转换并整合为课程目标,再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评价方式等。其次从专业老师的调查中确定本专业的工作任务,以学生来制定实施的方案。专业工作任务的构

5、建来源于企业实践,它对人的职业成长起到关键作用,与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不一定一一对应,也不一定完全是再现实际生产中经常出现的具体工作任务、环节或步骤。召开专业老师的研讨会,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客观地对教材的内容及实训项目做出准确的定位和适当的调整,制定出适合本专业的知识能力体系的工作任务,工作任务的制定要有典型性。例如维修电工列出有表性的工作任务分别为:一个车间的照明线路改造、居室照明线路的维修、居室照明与动力线路的安装等,则典型工作任务可归纳为照明线路的布置,即通过一个载体完成理论、实践的一

6、体化整合。确定了工作任务之后,就要按照本专业的学生来制定实施的方案。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就可以达到有效培养职业能力的目的。在学校的学和在企业解决实际的问题有不一样,有的学生在学校学的很好,但是到了企业仍然不能独立的解决问题。他们还缺少一些基础技能的培养。例如一个维修电工不会使用冲击钻,不具备爬高技能,不会使用安全带等等。这种情况让学校的教学显得很尴尬。因此,在开发此校本课程时,我们要认真思考工作任务应培养学生哪方面的工作能力。我认为,对于电工课程,应要求学生达到的工作能力包括:元器件的检测、电路安

7、装、简单电路设计、电路分析与调试、产品营销、设备维护等几大能力。改变“书本-黑板”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有效提高。贯彻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着力点,加强专业技能训练,面向市场,贴近行业,注重专业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运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材的开发,通过项目教学法进行课程的实施。再次构建课程实施项目。项目教学法是德国行为导向教学模式的经典教学方法之一,就是师生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来组织和展开教学活动。一般包括“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评价”等环节。通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

8、等一系列完整的行动来实施教学活动。项目的设计要综合考虑运用的理论及技能知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与课程目标的定位是否相适应。2.项目的定位与技术等级测试大纲是否一致,区别开高级工和中级工只间的差距。3.项目能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倡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把学生的个性差异看作是一种资源,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把学生分成若干个2——4人学习小组,组内有合作、互助,组间有竞争、互检。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既能培养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