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每逢佳节倍思亲

23 每逢佳节倍思亲

ID:38960588

大小:18.4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2

23 每逢佳节倍思亲_第1页
23 每逢佳节倍思亲_第2页
23 每逢佳节倍思亲_第3页
23 每逢佳节倍思亲_第4页
23 每逢佳节倍思亲_第5页
资源描述:

《23 每逢佳节倍思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3.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中的情感;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利用资源库展开课内与课外的多方延伸,让学生深刻感受“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从而熏陶学生的情怀,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素养。教学重点1.理解诗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能背诵。2.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诗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教学难点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家乡,思念亲朋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

2、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3课,请同学们读题目—《23.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一句。谁能给我们读读这首诗呢?你们知道这首诗和什么主题有关吗?(思念)相机检查:“山东”的意思和“兄弟”的读音。我们在二年级也学过一首和思念有关的诗,你们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背背李白的《静夜思》吧。李白在一个深秋的夜晚望着天上的月亮,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于是写下了《静夜思》。那你们知道王维为什么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吗?二、整体感知课件出示:唐朝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_________之际,

3、看着大街小巷中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登高游玩,回忆起与家乡兄弟们一起庆祝佳节时的欢乐情景,不由得____________。于是,提笔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拼音和词结合检查生字的书写:fú老携yòu兴高cǎi烈思niàn“幼”的左半边不是绞丝旁。“幼“的左半边原来是,后来演变成幺,表示小孩子,“幼”这个字表示小孩子力气很小。“采”没有三撇,甲骨文(爪,用手摘)(果树),表示摘果,引申义包括精神,神采。有三撇的“彩”表示云缝中折射出的千万道光,有颜色、数量多之意。“思念”

4、的“思”(囟,脑)(心),表示用头脑考虑,用心灵感受。诗人脑子里心里都想着什么?(家乡、亲人)三、诗文结合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想一想,王维为什么会思念家乡?重点词:15岁,15岁,还仅仅只是个孩子,他就不得不离开家乡去长安求学。两年,七百多个日日夜夜,他可能生病了,没有妈妈的照顾,可能遇到失败了,没有人安慰,他可能遇到很多事情,但是只有一个人,所以叫“独在异乡为异客”。一个人在他乡,举目无亲,只能独饮孤独,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过渡:一个人在异地他乡,找不到家的温暖,永远觉得自己就是个

5、过客,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里的“佳节”指的是?哪几个词写出了节日的美好?在课本上画下来。我们还有哪些节日也会这样美好?每当中秋节、重阳节、春节这样的节日来临时,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起家乡的亲人,这就是“每逢佳节倍思亲”。请女同学读: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男同学读: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同学们,一边是热热闹闹的庆祝,阖家团圆的幸福,一边是冷冷清清的观望,独自一人的惆怅。这是怎样的无奈和思念啊!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

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过渡:是啊,念着这样的字眼,思念在心底流淌,王维想了很多很多。他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读读第3自然段,试着用这样的句子回答。王维想到了(),想到了(),还想到了()……想象:这边的同学是王维,那边的同学是兄弟们。一个远在长安,一个在家乡蒲州,他们之间隔着巍峨的华山。假如你是哥哥,你会想什么?你是王维,你会怎样想?这就是兄弟情深,这就是情谊浓浓。王维将这美好的情感诉诸笔端,写下了这流传千古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我们一起来读读。小结:回头再来看看这篇课文,其实全文都围绕

7、这首诗来写。文章的第1自然段就对应着诗的第一句,第2自然段就对应着诗的第二句,第3自然段对应四、五两句。这就叫“文包诗”。以后同学们遇到这样的诗,就可以自己对照着课文学习了。四、情感升华师:同学们思念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情感,它就像爬山虎的脚一样,悄悄地爬上心头,慢慢地布满整个心间。老师也深深地饱尝着这种滋味呢,请看大屏幕,这是我的小侄子,我们在一起的时候非常开心,我们会一起拔萝卜,一起看电视,一起读书……但是,他长大了,跟着爸爸妈妈去外地读书了,我很想念他。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每当在学校看见你们快乐玩耍

8、的时候,我就会想着他,我特别能理解王维的这种对亲人的思念。你们呢?有对谁的思念呢?让我们带着这份思念,带着对阖家团圆的向往,一起来背背这首诗。同学们,千百年来,很多的诗人都用他们的才华表达着思念,比如说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这节课的结束之际,请同学们起立,让我们心里想着那些我们想念着的人,共同来吟诵这些诗句,唱响这永恒的思念的旋律。作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