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力平衡》说课稿

《二力平衡》说课稿

ID:38986177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3

《二力平衡》说课稿_第1页
《二力平衡》说课稿_第2页
《二力平衡》说课稿_第3页
资源描述:

《《二力平衡》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二力平衡》说课稿雄关中学:杨习一、说教材《二力平衡》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板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第六节。本节教学内容:通过分析引出平衡状态和平衡力的定义;用演示实验分析总结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并加于运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本节的重点是探究总结物体平衡的规律,规律教学应首先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实验研究问题,再对实验结果概括、总结得出规律。因此做好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同时二力平衡的应用是整个初中物理力学的基础,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学好本节内容是为后面的力学教学作好铺垫。二、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力

2、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2.会应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解决简单的问题。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认真观察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察物体受两力平衡时力的特点。2.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物体平衡所需满足的条件。3.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物理现象时,往往同时要用到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在表达过程中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情感目标:  二力平衡条件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

3、谨的科学作风。三、说教学重点学生认知结构中建立二力平衡条件的过程;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实际问题。四、说教学难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五、说教法、说学法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分析、归纳概括得出平衡状态和平衡力;用体验法、演于实验和动画分析、归纳概括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例题分析和总结得出运用的规律。最后用练习法加强知识的记忆和运用。六、说教学过程本节以牛顿第一定律为引导,首先从生活中的静止和匀速运动现象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没有解决的问题:物体受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建立了平衡状态、平衡力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最简单

4、的受力平衡的情况是二力平衡,随后通过实验分析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得出二力平衡条件以后,联系具体事例,让学生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创设情景,激趣揭题复习牛顿第一定律,提出问题,产生置疑.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勤思勤问的良好品质。(二)探究新知1、生活实例,验证猜测本节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充分展示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从牛顿第一定律中“不受外力”的特殊现象出发,针对已经建立的规律提出质疑,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勤思勤问的良好品质。通过生活中常见

5、事例:静止的灯、静止的书、被匀提升的货物和匀速直线运动的小汽车受力分析和状态判断得出:物体在受到力的时候也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状态。从而建立平衡状态和平衡力的概念。2、过度物体受力而处于平衡状态,有的情况较复杂,最简单的是只受二个力。3、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平衡条件的得出是本节的重点知识,不能只强调结论,而要加强过程教学。做好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是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为此我采用下列三种方式:(1)亲身体验:同桌之间相互拉书(2)演示实验:为了更容易从实验得出平衡条件,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取一块薄木板在边缘开几个小孔,用细线系住任意

6、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悬挂钩码。(用轻木板代替小木块,减小木块对桌面的摩擦力)l提出问题:二力平衡需要哪些条件?l猜想/假设:3l学生体验:两人拉一本书,什么情况下书能保持静止,l演示:二力平衡实验。(3)利用多媒体演示。(4)小结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3、加强与巩固(1)播放二力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生活中的应用画面,体现物理和生活的联系。(2)采用现组例题分析解答:熟悉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判断;掌握二力平衡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4、依据本节知识特点,我设计了如下二个层次的练习:1、第一层次:基础题体现二力平衡的判断,熟悉二力平衡的条

7、件;二力平衡的简单运用,使学生了解平衡状态和平衡力的关系,同时怎样利用平衡状态求解力的大小。2、第二层次:拓展题这组题设置同一物体在竖直或水平方向上受二个力以上。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既要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也要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5、小结评价展示小结的:你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梳理)七、说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想达到以下几点: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平衡状态和平衡力。2、使学生了解如何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3、学生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4、会判断二个力是否是一对平衡力。5、会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简单的总是

8、八、说时间导情激趣3分钟;探究新知20分钟:;反馈矫正、落实双基16分钟,小结评价1分钟。九、说板书:采用简单的逻辑推进图。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