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力平衡》说课稿.doc

《二力平衡》说课稿.doc

ID:54708307

大小:4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0

《二力平衡》说课稿.doc_第1页
《二力平衡》说课稿.doc_第2页
《二力平衡》说课稿.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二力平衡》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力平衡》说课稿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出发,通过分析保持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的受力情况,得到二力平衡的概念,同时运用演示实验,对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所受力进行分析,归纳得到二力平衡的条件。另外,结合我省最进几年中考试题特点,本节知识点常被作为考查内容,因此本节课效果好坏,显得尤为重要。教学目标: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节教学内容及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一)知识目标:1、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2、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3、理解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动手

2、操作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三)情感目标:①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的科学态度。②学会合作与交流;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授课思路:1、由于上节课刚学完“牛顿第一定律”,学生已初步形成感性认识,用其引入既复习上节内容加深印象,又同时引入新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2、本节内容采用分析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的受力情况,归纳得到二力平衡的概念;通过边演示,边分析,边归纳的方法得到二力平衡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进行方法教学。复习引入3、教学流程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二力平衡的实验探究对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的受力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二力

3、平衡的概念教学重点:二力平衡的概念及条件;教学难点:二力平衡的条件。-3-为了达成上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一些主要教学环节,有以下构想: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这部分大约需5分钟)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定律能反过来说吗?即凡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都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吗?学生回忆前面知识,对以上问题作出回答,并展开争论。目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进入新课的轨道。二、新课教学:(这部分大约需30分钟)1、二力平衡的概念首先用课件展示下列问题:1)、你见过的哪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保持静止或匀速

4、直线运动状态呢?2)、那么这些物体是否有受到力的作用呢?3)、为什么受了力的作用物体还可以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呢?学生列举大量处于静止及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并对这些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吊在天花板上的电灯;匀速上升的潜水艇)小结:这是因为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也就是说这几个力互相平衡.如果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称作二力平衡。2、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探究:[提出问题]:二力平衡需要什么条件呢?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学生猜想]:…………..引导学生结合猜想自己设计实验来探究验证。[进行实验]:(提示:大小、方向、作用点是

5、决定力作用效果的三个要素。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从这三个要素来考虑。)学生选择器材,小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案,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最后由学生报告实验结果。1)、使用在小木块的两个力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当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时,木块_________;当两个力的大小不等时,木块___________。(平衡/不平衡)2)、使用在小木块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在一条直线上。当两个力方向相反时,木块_________;当两个力方向相同时,木块__________。(平衡/不平衡)3)、使作用在小木块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当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时,木块__________;当两个力不在一

6、条直线上时,木块____________。(平衡/不平衡)(学生分组实验,老师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指导。)[结论]:(学生归纳出)当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时,两个力才能平衡。即二力平衡的条件:同体、等大、反向、共线,满足条件的两个力叫做一对平衡力。目的:此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大胆猜想、积极设计、主动探究,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从而形成能力。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例1.(1)吊在空中重5牛的电灯,静止不动时,电线对它的拉力是多大?-3-分析:研究对象:电灯.受力分析:重力、拉力.运动状态:静止.两个力的关系:互相平衡.(大小相等

7、,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结论:拉力是5牛,方向竖直向上请同学们分析下面的事例.1)、放在桌上的水杯.2)、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3)、平直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三、总结(找学生结合板书内容总结,教师补充)四、巩固与练习为使学生所学知识具有稳定性,并使知识顺利迁移,在本节课上安排5-10分钟的时间进行巩固和练习。具体做法是:先留3分钟时间让学生回顾一下课本和黑板上的知识内容,接着做这样两个工作:(1)讨论平衡力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有什么区别?(2)完成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