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ID:39001219

大小:2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3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_第1页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_第2页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_第3页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马永芳复习目标: 1、了解说明文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2、理解说明的对象及特征,辨析说明方法。 3、把握说明顺序和结构,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复习重点:说明的对象及特征,说明方法的辨析 复习难点:说明方法的辨析,说明顺序和结构,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复习步骤: 一、导入——你能区别下列三个句子吗?①镜子里一下子映出了一张稚气活泼的脸。②镜子里能映出图象完全是由光的反射所致。③我认为,镜子就是镜子,只能映出虚幻,不会给人带来真实。第①句是描写句,第②句是说明句,第③句是议论句。 由此我们可以知

2、道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是客观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性质、状态、功能、特征,或阐述事理,目的在给人以知识。二、中考说明文命题分析: 近年中考说明文阅读偏重环境保护、现代科技和身边的人文环境等跟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小品文。比如我们这次质检的阅读题《让垃圾照亮世界》就是一篇介绍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保护环境的说明文。三、中考说明文的考点: 1、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信息的筛选概括以及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2、说明顺序及结构的理解和把握。3、说明方法辨别、分析及其作用。4、说明语言的把握,关键词句的辨析。5、结合实

3、际,拓展科学思维。四、说明文的中考知识点的复习 (一)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信息的筛选概括以及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 把握说明对象以及概括说明中心及其特征(技巧:可以找中心句法。把各段的意思用中心句概括出来,再分析说明内容。) 首先要弄清这篇文章是向读者介绍某一事物还是阐明某一事理的。然后再看介绍了这一事物的哪些特征,或阐明了哪种事理。 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文段的主要内容可以采用以下方法:⑪看标题 ⑫抓中心句(总括句、总结句、过渡句),筛选关键词⑬划分层次、内容要准确、语言要简洁 如《苏州园林》就是向读者介绍苏

4、州园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游览者在苏州园林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就是苏州园林的特征。是总括句。 又如《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理解说明的内容就要抓各段中心句。向读者阐明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物候和农业生产的关系。 又如质检阅读题《让垃圾照亮世界》的第一小题: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二)说明顺序及结构的理解和把握。(二)、说明的顺序: 1、时间顺序:年代:古→今;季节:春→冬一天:早→晚„„ 2、空间顺序:近→远、前→后、左→右、南→北、低→高„„(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

5、 3、逻辑顺序: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由抽象到具体/由原因到结果„„要求——懂得判断,懂得分析(三)说明方法辨别、分析及其作用。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引用)等10种。要注意和论证方法在术语表达上的区别。 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文章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好的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使读者容易理解。 如:①一般人总以为,年龄稍大,记忆能力就一定要差,其实不然,请看实验结果:国际语言学会曾对9至18岁的青年与35

6、岁以上的成年人学习世界语作过一个比较,发现前者就不如后者的记忆力好。这是因为成年人的知识、经验比较丰富,容易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建立广泛的联系。这种联系,心理学上称为“联想”。人的记忆就是以联想为基础的,知识经验越丰富,越容易建立联想,记忆力就会相应提高。(说明文中的举例) ②马克思五十多岁时开始学俄文,六个月后,他就能津津有味地阅读著名诗人与作家普希金、果戈里和谢德林等人的原文著作了。这是由于语言知识丰富,能够通晓很多现代和古代的语言的缘故。(议论文中的举例) (说明文中的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和议论文中的例证法,都

7、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但二者在作用上又有区别。议论文中的事例,是用来证明观点的,说明文的事例,是用来介绍知识,说明事物的特征。) 作用:列举了„„有代表性的事例,具体清晰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将抽象、复杂的事物具体形象化。 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作用——将复杂的事物说明得更清楚。 注意事项:用分类别方法要注意分类的标准,一次分类只能用同一个标准,以免产生重叠交叉的现象。 例如:“图书馆的藏书有中国的、古典的、外国的、科技的、文学的、现

8、代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这里用了不只一个标准,所以表达不清。(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图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典的、现代的;按性质分,有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这样,每次分类只用一个标准,就清楚了。 有的事物的特征、本质需要分成几点或几个方面来说,也属于分类别。 格式:将„„事物的特征进行分门别类说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