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编辑出版史:魏晋南北朝时期(广告海洋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

中国编辑出版史:魏晋南北朝时期(广告海洋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

ID:39046843

大小:3.95 MB

页数:128页

时间:2019-06-24

中国编辑出版史:魏晋南北朝时期(广告海洋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_第1页
中国编辑出版史:魏晋南北朝时期(广告海洋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_第2页
中国编辑出版史:魏晋南北朝时期(广告海洋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_第3页
中国编辑出版史:魏晋南北朝时期(广告海洋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_第4页
中国编辑出版史:魏晋南北朝时期(广告海洋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编辑出版史:魏晋南北朝时期(广告海洋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曹魏代汉,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割据局面,至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渡江灭陈,西晋以来近300年的南北分裂复归于统一,期间共计369年。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西晋半个世纪的短暂统一外,先有三国的军阀割据,后历南北朝的分裂,期间战火蜂起、社会动荡,文化建设和图书编辑出版事业遭受重大损失,其中尤以“永嘉之乱”和梁元帝焚书最为惨烈。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北方匈奴首领刘聪攻占洛阳,曹魏、西晋两朝在洛阳苦心经营近百年的文化积累,包括藏书,毁于一旦。公元555年,南朝梁元帝萧绎面对兵临城下的北方西

2、魏大军,竟以读书万卷仍不免亡国的理由,下令焚烧宫中14万卷图书。但是,图书编辑出版事业历经战乱在三个半世纪中还是创造出了可喜业绩:首先,纸的普及使用带来了书籍装帧形式的革新和图书抄写发行的兴盛。其次,文学进入自觉时代,文学总集、文艺理论著作,以及代表新兴编纂体制的类书先后出现。第三,图书编辑出版情况的变化,使图书分类法由六分法过渡到四分法。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思想文化状况我们先说魏晋南北朝社会的特点,这可以用几句话来概括:门阀士族制度造成阶级矛盾的尖锐、复杂;南北对峙,民族矛盾错综复杂,长期动乱,经济发展缓慢,经济文化的重心移向南方;玄学,清谈的兴起

3、和佛教、道教的盛行,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下降。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政权林立,国号迭变,社会环境和思想文化都呈现出比较复杂的情况,但其中也曾有过相对稳定和局部的繁荣。以长江为界,江南依次建立了以建康为政治文化中心的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四国,前后延续近300年。在这一历史时期,除了东晋末和梁末两次较大的战祸外,南朝境内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社会基本处于稳定状态,经济和文化事业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一、玄学与清谈之风玄学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哲学思潮,其学术内涵是以老、庄思想为基础,糅合儒家经义,集中讨论世界万物本末有无的问题,亦即本体论

4、的问题。其表现形式就是所谓的“清谈”。玄学专门讨论“超言绝象”的本体论问题,玄学家往往就一些哲学问题相互问难,反复辩论。而魏晋谈玄者大都是当时的名士,相互以出身门第、容貌仪止和“虚无玄远”的问题为标榜,一时清谈成为风气。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以及接踵而来的三国乱世,使旷达之士目击衰乱,又不甘隐蔽,于是崇尚老、庄,托为放逸,以任天率真为贵。魏正始年间(240-248),玄学家何晏、王弼等首开清谈之风。西晋司马氏掌权之初,社会还没有完全稳定,玄风继续蔓延,名士达官不治世务,祖尚浮虚。纵观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始终是门阀世族的精神支柱,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下一个大一

5、统的中央集权政权——隋朝的诞生。在魏晋玄学请谈思潮中,《老子》、《庄子》和《周易》是玄学家最喜欢谈论的三部书,习称“三玄”。当时,著名的玄学家往往通过对这三部经典的注释来反映自己的玄学思想,这也可以视为当时书籍编纂活动一个特点。魏晋玄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其代表人物和代表性著述如下:其一,正始玄学。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其起迄为公元240年至248年,期间属于以王弼、何晏为代表的玄学创始阶段。当时,门阀氏族尚无权势,王弼、何晏等人以老子思想来解释儒家经典《周易》、《论语》,所谓援道入儒,形成了“贵无”的思想体系。其目的要求统治者无为而治,使自己

6、的行为不致受到过多的干涉,也寓含对自己无权状况的自慰。王弼注《周易》、《老子》,著《论语释疑》;何晏作《道德论》、《论语集解》,是这一阶段玄学思想的代表作。其二,竹林玄学。以嵇康、阮籍、向秀为代表,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这是玄学发展的第二阶段。以以嵇康、阮籍为骨干,包括山涛、阮咸、向秀、王戎、刘伶5人的“竹林七贤”,生活在曹魏集团与司马氏集团激烈斗争的时期,为逃避这种严酷的政治斗争和社会现实,以酣饮为常,纵酒谈玄,放浪形骸,同为竹林之游,故名。七贤都有一些谈玄论道的著述,后人辑为《阮步兵集》、《嵇康集》等传世。其中,向秀曾作《庄子隐解》,史称其书“妙析

7、奇致,大畅玄风”。书早佚,今存郭象《庄子注》即是在向秀注基础上增广而成的。其三,西晋玄学。以裴頠、郭象为代表。西晋时期,门阀地主取得了社会的统治地位,为适应已经掌权的世族大家的政治需要,玄学家又主张“崇有”,在理论上完成了从贵无到崇有的过渡。所谓“崇有”,就是承认和维护现存的门阀制度和统治秩序。西晋玄学的代表作是郭象的《庄子注》。其四,东晋玄学。以张湛为代表。司马氏政权南迁,超生死、得解脱的问题成为当时玄学的中心内容。张湛注《列子》,综合贵无、崇有的学说,提出了“肆情任性”的纵欲主义人生观,把玄学引入了绝境。东晋时期出现了玄佛合流的趋向,佛学各宗采用玄学

8、语言解释佛经,在哲学上,讨论非有非无的佛学逐渐取代了讨论本末有无的玄学。二、南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