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学案)高考历史练案2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衡中学案)高考历史练案2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ID:39116186

大小:36.1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5

(衡中学案)高考历史练案2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_第1页
(衡中学案)高考历史练案2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_第2页
(衡中学案)高考历史练案2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_第3页
(衡中学案)高考历史练案2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_第4页
(衡中学案)高考历史练案2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_第5页
资源描述:

《(衡中学案)高考历史练案2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2讲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选择题1.(2019·湖北宜昌调研)西汉海昏侯(汉武帝之孙刘贺,史称汉废帝)墓葬出土了10余吨五铢钱、115公斤马蹄金等金器,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等珍贵文物。这反映出西汉( C )A.宗法制遭到破坏B.王国经济实力雄厚C.官营手工业发达D.货币体制重大变革[解析] 根据“汉武帝之孙刘贺,史称汉废帝”“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等珍贵文物”,联系所学知识,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它利用国家权力征调最优秀

2、的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非常精美,判断该墓葬出土的精美器皿大多出自官营手工业工匠之手,反映出官营手工业发达,故C项正确;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从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宗法制遭到破坏,排除A项;材料只是反映了墓葬出土的珍贵文物信息,无法体现王国经济实力雄厚,排除B项;秦朝统一全国货币为圆形方孔钱,五铢钱仍然属于圆形方孔钱,无法体现货币体制重大变革,排除D项。2.(2019·湖北黄冈质检)唐代,向中央入贡丝织品的巴蜀州郡有20多个,入贡的丝织品中仅“绫”这一类,就有宜州的“细绫”,遂州的“樗蒲绫”,彭

3、州和汉州的“交梭绫”,梓州和嘉州的“水波绫”“鸟头绫”,阆州的“重莲绫”。这说明巴蜀地区( A )A.丝织品形成地域特色B.丝织品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C.纺织品劳动分工细密D.丝织品地域发展水平不均衡[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不同州郡进贡的“绫”品种不同,具有地域特色,故A项正确。入贡的丝织品是给中央政府用的,并不是民众的主要衣料,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看不出丝织业中的分工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各地进贡的绫的质量差异,故D项错误。3.(2018·太原模拟)造纸业在唐代达到新水平,宣州产的宣纸,洁白柔软,为书画家

4、所钟爱;浙东产的藤纸,坚固耐用,颇受欢迎;益州产的麻纸,品种多样,美观精致,多用于皇帝诏敕和官府文书。这反映了( B )A.南方文化水平的提升B.手工业的地区特色明显C.官营手工业技术先进D.社会需求决定生产样式[解析] 材料中“宣州产的宣纸”“浙东产的藤纸”“益州产的麻纸”类型不同,作用也不同,说明当时造纸业地区特色比较明显,故B项正确;材料说明是造纸业发展,不是文化水平的提高,故A项错误;材料中属于私营手工业,不是官营手工业,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地区特色,故D项错误。4.(2018·天水一中)在对手工业

5、者的管理上,南朝开始推行的“轮番上役”的制度被北朝所采用,大致每个工匠每年服役2个月,在此基础上,南北朝又差不多推行了雇佣工匠的制度。这表明( B )A.官营手工业地位被民营所取代B.国家对工匠人身控制有所松弛C.国家分裂阻碍手工业发展进步D.民族融合加强推动了政策调整[解析] 从“轮番上役”的形式可以看出,南北朝时期国家对工匠采取的不是完全服役,而是有一定的雇佣成分,这表明国家对工匠人身控制有所松弛,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结论;C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D选项分析错误,民族融合不是政策调整的最

6、主要的原因。5.(2018·苏北四市一模)《旧五代史·食货志》有诏令言明:“其铜镜今后官铸造,于东京置场货卖,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B )A.铜镜只能在东京铸造和销售B.官营产品可以流向民间市场C.商品交易不受官府直接监管D.铜镜收入成为政府主要财源[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其铜镜今后官铸造,于东京置场货卖,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紧扣材料分析解答即可。根据“其铜镜今后官铸造,于东京置场货卖,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可知允许官营的产品被人贩卖到民间市场,B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

7、“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排除A项;C、D两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6.(2018·烟台模拟)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勝(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这表明当时民间手工业( B )A.开始超越了官营手工业B.手工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C.在官府压制下艰难发展D.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解析] 据材料信息“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分析可知,题干体现了手工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B项正确;民间手工业超越官营手工业是在明

8、朝,排除A项;C、D两项明显与材料不符,排除。7.(2018·广东深圳调研)《明宣宗实录》卷21记载,宣德元年(1426年)命工部“凡工匠户有二丁、三丁者留一丁,四丁、五丁者留二丁,六丁以上者留三丁”,在官营手工业作坊,从事技术工作。在匠籍制废除以前,服役于官府的工匠逃亡,或“治罪”、或“令有司械赴京师”,强迫从事生产。明朝政府的这些措施目的是( A )A.确保官营手工业劳动人手B.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