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学案)高考历史练案21发达的古代农业

(衡中学案)高考历史练案21发达的古代农业

ID:39119534

大小:60.4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5

(衡中学案)高考历史练案21发达的古代农业_第1页
(衡中学案)高考历史练案21发达的古代农业_第2页
(衡中学案)高考历史练案21发达的古代农业_第3页
(衡中学案)高考历史练案21发达的古代农业_第4页
(衡中学案)高考历史练案21发达的古代农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衡中学案)高考历史练案21发达的古代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1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一、选择题1.(2019·湖北武汉市联考)“中国人的习惯是这样节俭……甚至他们穿的衣服都完全是以前他们祖先所穿过的。这就是说,他们除了必不可少的东西外,不论卖给他们的东西多么便宜,他们一概不需要。”这主要反映了古代中国( B )A.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B.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C.吝啬守财的社会心态D.精耕细作的劳动结果[解析] 根据“无论卖给他们的东西多么便宜,他们一概不需要”可知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没有体现勤俭节约是美德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中国人的习惯是节俭,而不是吝啬守财,故排除C项。题干没有体现精耕细作的内容,故

2、排除D项。自给自足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故选B项。2.(2019·安徽江淮十校联考)据学者对6世纪的农业研究发现,我国粟的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到十几倍,《齐民要术》记载则达到几十倍至上百倍,而同时期的欧洲收获量只有播种量的二、三倍,最多不过六倍。形成如此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我国( B )A.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B.以精耕细作的模式经营农业C.曲辕犁的使用提高了耕作效率D.用焦炭冶铁提高了农具质量[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粟的收获量要远远高于欧洲粟的收获量,主要由于我国传统农业采用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B项正确。同时期的中西方农业经

3、营方式基本是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排除A项。6世纪时,我国农业生产尚未出现曲辕犁,排除C项。南宋时期,我国开始用焦炭冶铁,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3.(2019·陕西榆林一模)《新唐书·地理志》详细记载散见于全国各地农田水利工程,尤以江南道和江南东道为最多。近人统计南唐时期长江下游各地水利措施的次数见下表。这反映了( C )省份(今)隋朝(次)唐朝(次)浙江省244江苏省118安徽省112A.隋朝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唐朝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C.经济重心南移进程明显加速D.长江下游地区成为农业中心[解析] 本题做题的关键有两个信息,一是文字信息二是表格信

4、息,两个信息共同指向的主旨是“全国各地农田水利工程,尤以江南道和江南东道为最多”。通过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就是南方经济发展较快即经济重心的南移,故答案选择C选项。A选项中的重农抑商政策在隋朝仍被执行,且材料中无明显体现,故排除;由于我们无法看到北方或者其他地区水利工程的信息或其他农业发展的信息,故不能够以偏概全,所以B和D选项错误。4.(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据史载,屯田制始自西汉文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连续不断的战乱使中原大片耕地成为无主荒地,为新的国家政权所占有,屯田制逐渐流行开来,屯田一般分为军屯、民屯两种,各有不同的组织和管理系统,不属郡县统

5、辖。据此可知,屯田制的流行( A )A.使被抛荒的土地与劳动者重新结合B.促进了井田制的恢复C.目的是抑制封建庄园经济的扩张D.加速了自耕农的破产[解析] 根据“连续不断的战乱使中原大片耕地成为无主荒地,为新的国家政权所占有……屯田一般分为军屯、民屯两种,各有不同的组织和管理系统,不属郡县统辖”可知屯田制有利于抛荒土地与劳动者的结合,故选A项;井田制是先秦时期实行的土地制度,随着商鞅变法的推行而被废除,已经不能够适应新的社会形势的发展,所以屯田制不是促进井田制恢复,故排除B项;屯田制实行的目的在于恢复农业生产,而非抑制封建庄园经济的扩张,更不是加速自耕农的破

6、产,故排除C、D项。5.(2018·沧州模拟)《诗经·周颂》中写道:“噫嘻成王,既昭假尔(成王轻声感叹作祈告,我已招请过先公先王)。率时农夫,播厥百谷。”周公还告诫后代为君要“先知稼穑之艰难”。材料反映了( A )A.当政者重视粮食安全的思想B.当政者借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耕作技术出现革命性的变化D.小农经济对西周统治的重要性[解析] 材料的译意是“成王轻声感叹作祈告,我已招请过先公先王。我将率领这众多农夫,去播种那些百谷杂粮。”周公告诫后代为君要“先知稼穑之艰难”,这表明周代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反映了重视粮食安全的思想,故选A项;B、C两项材料未体现

7、;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D项与材料所述史实不符。6.(2018·湖南岳阳市一模)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这说明( C )A.古代妇女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B.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C.小农经济限定了人们生活规律D.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妇女在农家亦有其必要的工作,“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在农隙举行,可以不至妨及农事,所以小农经济限定了人们生活规律,C项正确;A项古代妇女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与材料无关;B不符合“中国

8、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材料无法体现女人是农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