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ID:39121652

大小:130.9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5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_第1页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_第2页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_第3页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_第4页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始末——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的研究许瑞桐(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506班)摘要:“北大红楼两巨人,纷传北李与南陈,孤松独秀如椽笔,日月双悬照古今。”在风云变化的20世纪初,中国陷入混乱时期,同时各种新思想在不断涌动,其中李大钊与陈独秀两位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驱,经历磨难的洗礼和自我的认识,最终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关键词:南陈北李;中国共产党;建立;引言引言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

2、勇不屈的斗争。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使得代表新思想的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分子积极投身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立其基”与“导其先河”者思想风潮涌动的20世纪初,李大钊是国内最早认识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也是最先倡导唯物史观,研究辩证法、唯物论的学者,可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立其基”与“导其先河”者。李大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而李大钊接受马克思主义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认识马克思主义之初,李大钊的思想并为受其撼动,直至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李大钊才从俄国革命党人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件中悟出社会主义革命之真

3、谛。在思想正处于新旧观念决绝阶段的李大钊,潜心研究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资料,继续探索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寻找中国革命屡受挫折的根本原因,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李大钊的思想转移到马克思主义的轨道以后,开始努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倡导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唯物论。于1919年写出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新青年》分两期载完,其中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最早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原理的著作。旗手与总司令作为《新青年》的创办者、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主要发起和组织

4、者。陈独秀陈独秀与李大钊在日时就认识,交情不深,后各自回国发展自己的文化事业。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后更名为《新青年》)。1917年,陈独秀受蔡元培之聘,到北京大学任文科学长,并把《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同年,李大钊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与陈独秀开始了密切的交往。两人于1918年创办了比《新青年》“更迅速,期刊短,与现实更接近”的《每周评论》。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陈独秀与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组织舆论支援学生的斗争,撰写文章,散发传单,积极参与受迫害学生的救援工作。陈独秀遭到了反动当局的逮捕,因北洋政府迫于舆论压力而被释放。

5、相约建党陈独秀出狱后,从《新青年》上读到了李大钊悉心撰写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他的思想,真正地转移到马克思主义轨道上来。陈独秀不断地受到警察署的严密监视与骚扰,李大钊为了帮助陈独秀避开迫害,决定亲自护送陈独秀去离开北京前往上海。两人打扮成下乡讨账的商人,先走到天津,后陈独秀坐船到上海。二人的谈话内容难以知晓,但是二人已经开始了建党的探索和酝酿。1920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国共产党,起草了党纲。陈独秀约李大钊在北京组织。同时,陈独秀决定以《新青年》为党的公开机关刊物,另创办理论月刊《共产党》,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南方的陈独秀以上海,广州为中心,在北方的

6、李大钊以北京为中心,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而积极工作,成就了一段“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佳话。结语“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历史表明,在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是李大钊率先在中国肯定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也正是李大钊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把在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一直起旗帜作用的陈独秀吸引到马克思主义轨道上,影响和团结了一批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青年,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参考文献:“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前前后后——王桂英,《档案天地》,2012年第10期,17-21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