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学课件第一节种群数量特征

人教版教学课件第一节种群数量特征

ID:39174003

大小:1.88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6-26

人教版教学课件第一节种群数量特征_第1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第一节种群数量特征_第2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第一节种群数量特征_第3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第一节种群数量特征_第4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第一节种群数量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教学课件第一节种群数量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一个森林中的全部金丝猴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种群是生物生存的基本单位2种群主要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1、数量特征:种群有一定的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2、空间特征:种群有一定的空间分布3、遗传特征:种群有一定的基因库,以区别其他物种种群的基本特征一、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密度2、出生率和死亡率3、迁入率和迁出率4、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1、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1)概念:(2)公式:(3)意义: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如: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中鲫鱼的数量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田鼠的数量小范围的水生生物——单位体积大范围水生生物或陆生生物——单位面积种群密度种群的个体数量面积或体积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4)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样方法:适用于植物或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①步骤: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确定调查对象取样计数计算确定要调查的种

3、群是哪一种双子叶植物确定样方数目、样方大小和取样方法计数每个样方内所调查种群的数量求各样方的平均值②取样样方的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吗?会,一般来说样方数越多,调查结果越准确样方多大适宜?草本植物样方的大小以1m2的正方形为宜,可根据调查对象进行调整取样的原则是什么?做到随机取样常用的取样方法有哪些?五点取样方和等距取样法?五点取样法调查群体为非长条形等距取样法调查群体为长条形计数原则:无论大小都要数,若有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该样方有多少株蒲公英?③计数方框内+左边

4、和上边及两边的夹角——蒲公英——其他植物某同学在一草地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取了5个样方(样方面积为1m2),5个样方的种群数量分别为4、6、8、8、9株。那么该草地的蒲公英种群密度为多少?(单位:株/公顷,1公顷=10000m2)种群密度=(4+6+8+8+9)/5=7株/m2=70000株/公顷练一练除了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也可以采用样方法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调查它们的密度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还能用样方法吗?

5、知识延伸⑵标志重捕法概念: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的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第1次第2次操作过程注意事项:A、标志不能过分醒目B、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对动物没有伤害C、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计算公式:M标N总=m重’标n重’总N总=M标×n重’总m重’标1、在调查一块1hm2的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2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

6、。数日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38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2只。则:(1)该农田中田鼠的大概有多少只?(2)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为多少?(1)N总=(42×38)/12=133只(2)种群密度=133/1=133只/hm2练一练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km2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只。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基本相同B.标记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C.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

7、能增加刺猬被捕获的概率D.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只/km2D出生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1983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中出生1862个孩子,我国该年人口出生率是______________死亡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在黄山猴谷,一猴群有200只,一年后有2只死亡,猴的死亡率为___________2、出生率和死亡率1%1.862%意义: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种群密度增加种群

8、密度相对稳定种群密度减少3、迁入率和迁出率概念:意义:迁入率>迁出率迁入率=迁出率迁入率<迁出率种群密度增加种群密度相对稳定种群密度减少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1)年龄组成概念:4、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年龄的三个阶段: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老年(丧失生殖能力)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所占比例A增长型图中A、B、C三种年龄组成的种群,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哪种类型的种群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