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_变造货币结合行为的司法解析

伪造_变造货币结合行为的司法解析

ID:3917955

大小:181.7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25

伪造_变造货币结合行为的司法解析_第1页
伪造_变造货币结合行为的司法解析_第2页
伪造_变造货币结合行为的司法解析_第3页
伪造_变造货币结合行为的司法解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伪造_变造货币结合行为的司法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年第3期福建警察学院学报No.32012(总第127期)JOURNALOFFUJIANPOLICECOLLEGESerialNo.127伪造、变造货币结合行为的司法解析施兰花(华东政法大学,上海200042)摘要:假币犯罪严重危害我国的货币信用和金融安全,历来是我国法律规制和司法打击的重点。实务界和理论界对于真假拼凑币的刑法定性一直争论不休,而司法解释将伪造和变造相结合制造真假拼凑币的行为一概认定为伪造货币罪,使得变造货币罪成为有名无实的一纸空文,严重混淆了伪造和变造的本质区别,明显是欠妥的。关键词:伪造;变造;真假拼凑币;货币同一性中图分类号:DF623文献标识码:

2、A文章编号:1674-4853(2012)03-0078-04TheJudicialAnalysisofCounterfeitingCurrencyCombinedwithRemodelingCurrencyBehaviorSHILan-hua(EastChinaUniversityofPoliticalScienceandLaw,Shanghai200042,China)Abstract:CounterfeitmoneycrimesareseriouslyharmfultoChinasmonetarycreditandfinancialsecu-rity,whichhav

3、ealwaysbeenthefocusoflegalregulationandjudicialstrike.PractitionersandtheoristshavebeendebatingforthegenuinepatchworkcurrencyoftheCriminalCodequalitative.However,thejudi-cialinterpretationofforgedandalteredbehaviorwhichmakesthepatchworkcurrencyallidentifiedforcounterfeitingcurrency,resultsi

4、ntheremodelingcurrencycrimeamerescrapofpaper,seriouslyconfusingtheessentialdifferencebetweentheforgeryandalteration.Obviouslyitisinappropriate.Keywords:counterfeit;alter;genuinepatchworkcurrency;monetaryidentity一、问题的提出和现有理论的分歧可达死刑,故立法为充分贯彻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将对于伪造货币,通说认为是指仿造货币的图二者分别规定,区别对待。案、形态和色彩等,使用各

5、种方法、非法制造足以使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对于假币犯罪一普通人误认为正在流通或兑换的人民币或境外货贯保持严厉的打击态势,但伴随着经济发展与科技[1]180币,冒充真实货币,并意图进入流通的行为。而进步,假币犯罪的猖狂性和精细化愈演愈烈,犯罪变造货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手段层出不穷难以遏制,司法机关面临着前所未有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的防控难题。假币犯罪不再是单纯的伪造或变造简称《解释》)是指对真币采用剪贴、挖补、揭层、涂行为,而往往采取伪造和变造相结合的真假拼凑行改、移位、重印等方法加工处理,改变真币形态、价为,即将真实的货币和伪

6、造的货币对半拼接,利用值的行为。广义言之,变造货币的行为应当包含在验钞机“认半边”的特性,实现非法牟利的目的。该伪造货币之中,但实务中变造货币犯案率较低、危行为既非单纯的伪造货币行为亦非单纯的变造货害性相对较小,且伪造货币罪的法定刑较重,最高币行为,如何定性成为实务界和理论界争议的焦点。收稿日期:2012-02-15作者简介:施兰花(1989-),女,华东政法大学刑法教研室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经济刑法学、刑法学。78施兰花:伪造、变造货币结合行为的司法解析有学者认为真假拼凑币中的伪造和变造行为违背了刑法谦抑性原则。立法定性不仅要考虑社都应进行刑法评价,从当前法律规定看同时触

7、犯了会现实的需要和民众心理的需求,更要符合犯罪概伪造货币和变造货币两个罪名,可根据想象竞合犯念的特征和法律规范的合理性。[2]择一重罪处罚原则,以伪造货币罪定罪处罚。亦有从理性规范的角度看,伪造和变造相结合制造学者认为应当从真假币成分比例来确定行为性质,真假拼凑币行为的认定必须在遵从伪造货币罪和而非从伪造或变造的行为手段考量,因为这种“半变造货币罪的行为特性和概念特征基础上进行立真半假”的货币毕竟存在较大成分的假币内容。也法考量,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因为我有学者认为,应以变造货币罪定性,因为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