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形状公开课教学设计

折形状公开课教学设计

ID:39184740

大小:31.6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6

折形状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1页
折形状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2页
折形状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3页
折形状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4页
折形状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折形状公开课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折形状一、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四种形状。2、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的关系。3、知道不同形状的物体承受力不同。4、知道改变形状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5、体验与人合作的快乐。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难点: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承受力。三、教学准备1.演示材料:实验统计表、桥梁、建筑等图片的课件;2.分组实验器材:A4纸张、双面胶带、记录单、书本、鸡蛋、鸡蛋座等。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科学世界神奇奥妙,这节课老师打算和同学们一起去探究一些科学原理,大家有兴趣吗?图片展示:欣赏大自然中各种形状

2、的生物,说说大致是什么形状?(课件画出每个物体形状)小结:自然界中的大多数物体是由柱体、锥体、台体、球体等4种基本形状构成的。(课件出示)2.说说大自然的各种生物长成这样的形状有什么好处?小结:因为自然界中生物所具有的形状,有抵御风雨,增加自身承受力的优势,所以人们就根据它们的形状建造了房屋、金字塔,制作了帐篷、台灯等。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板书:形状承受力)二、探究实验活动一:(一)出示一张纸和一本书师:老师想用这张纸将一本书托起,可是这样操作总是做不到(教师用平展的纸演示)。大家有没有简单的办法用这张纸托起这本书呢?请一学生上来演示折纸(一学

3、生把纸折成圆筒,把笔书牢牢地支起,大家给予了掌声。)师:为什么现在这张纸可以承受这本书的重量呢?生:因为它被折成了圆筒形的形状师:恩,是的,刚开始只是一张平展的纸,现在变成了圆筒形,也就是说什么呀?生:纸变了形状。师:纸的形状改变后,承受力也改变了,到底纸的形状与其承受力有怎样的一种关系呢,那我们今天我们就专门来研究把纸变了形状后的承受力情况。我们采用折一折的方法来研究好吗?(教师板书课题:折形状)(设计意图:一开始设置问题一方面可以向学生提出挑战,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也顺利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二、探究纸的不同形状的承受力师:除了这位同学折的这

4、种形状(圆筒形)能承受起这本书的重量吗?如果是你,你们想折成什么形状的纸筒呢?生1:底面是三角形的纸筒生2:底面是四边形的纸筒生3:底面是五边形的纸筒„„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有选择性的出示学生说出的形状(学生会说出各种不同形状的纸筒)师:那你们想不想研究哪种形状的承受力最大呢?生:想。师:同学们想研究这么多形状的纸筒挺不错的,可是我们课堂只有40分钟,所以我们统一几种形状的纸筒来研究好吗?(设计意图:用商量的口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师:那我们就确定研究底面分别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圆柱形的纸筒(展示实物)。师:这四种形状的纸筒,到底哪种承受力大呢?你们

5、四人小组讨论一下,把你们的预测结果用★表示出来。(承受力最大的用五颗★表示)小组讨论交流,将预测结果填好。生:我们认为圆柱形纸筒第一,三角形纸筒第二,四边形纸筒第三,六边形纸筒第四。生:我们认为,三角形纸筒第一,,六边形纸筒第二,圆柱形纸筒第三,四边形第2/6页纸筒第四。生:我们认为六边形纸筒第一,三角形纸筒第二,四边形纸筒第三,圆柱形纸筒第四。附表1:探究“纸筒形状与承受力大小的关系”实验记录表生:做实验!(大家齐声而响亮地回答。)师:(展示几种做不好的形状):没错,那我们就要把这些形状做出来。同学们,你们看,这些做不好的纸筒如果用于实验就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所以

6、在折形状之前,老师要给同学们强调几点注意事项。点击课件,(边演示边强调)A、统一用一张纸的厚度,同样的高度(演示用纸张的宽边)。B、每张纸先要留出一个边缘用于粘贴双面胶,再折成相应的形状。C、折纸筒时上下两个边要平,胶带要把缝隙粘牢固,不能留缝。D、每个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E、先完成的小组将纸筒整齐的排放在桌面上,举手示意。(设计意图:这里我先让学生先预测再进行折纸,避免小学生自控能力不好,将折完的纸就进行测试,影响实验误差,另一方面,我通过向学生展示做得不好的纸筒形状,再提醒学生折纸注意事项,有利于测试实验的顺利开展与实验的准确性。)师:同学们如果清楚了就

7、开始行动吧。学生折纸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师:折完纸后我们就要开始来验证我们刚才的预测是否是准确的了,但实验中要注意什么呢?(设计意图:教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关键,关系到实验要注意的一些标准问题,从而避免实验时出现的不必要的差错。)生:向纸筒上加的重物要一个标准,要一样大,一样重。师:我让大家准备的一个版本的书行不行?生:行!生:我觉得在往上放字典时一定要小心轻放。生:我认为还要放正,歪了不行。生:书本要对准纸筒的中心。师:已经被压坏的纸筒能不能再实验?生:不能。师:大家讲得很好,老师把同学们所要注意的事项出示在幻灯片上,同学们要可以再看看。如果明白了就可以动手实验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