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教案

新版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教案

ID:39200487

大小:4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6-27

新版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教案_第1页
新版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教案_第2页
资源描述:

《新版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相州初中集体备课教案科目历史年级七年级主备人车炳红辅备人王其金教学内容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的概况;掌握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基本情况;明朝古典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三位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探究他们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培养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使学生懂得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学艺术作品,提高个人素养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北京紫禁城和明长

2、城、明朝小说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教学难点:明朝三部科学巨著,指导学生对课本科技成就的时代特点加以分析和理解。教学过程个性化备课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本草纲目》书影)你看它的目次为水、火、土、石、草、木、谷、菜、虫、鱼、禽、兽、人等部。……至于动物药部分的编排,李时珍先描记比较低等的虫、鱼、龟、鳖之类;再描记比较高等的动物禽、兽和人等。这与现代动物分类学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相吻合。说明他的分类是科学的、合理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代中国的最后的科技、文艺辉煌——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

3、科技名著1.(多媒体出示明代科技著作的表格)学生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巨著作者内容地位《本草纲目》李时珍全书190多万字,共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还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天工开物》宋应星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农政全书》徐光启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等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

4、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目标导学二明长城和北京城(一)明长城1.(多媒体图片展示长城)朗读课文(79页“明朝建立以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这段文字)2.抢答问题:长城修筑的目的和起止点?答案提示:(1)目的: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2)起止地点: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3.(多媒体出示问题:修筑长城的影响)学生读教材回答问题修筑长城的影响提示: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二)北京城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展示图片《故宫》《

5、北京天坛》等)朗读课文(80页“明朝北京城……”到“皇家建筑群”两段文字),提问:营建紫禁城的基本情况。答案提示:明朝的北京城是明成祖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目标导学三小说和戏剧1.(多媒体出示明代小说著作的表格)学生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书名作者特点《三国演义》罗贯中描写了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战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水浒传》施耐庵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英雄传奇小说《西游记》吴承恩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歌颂了孙悟空的正义精神和反抗精神2.(多媒体出示问题:明代

6、戏剧的代表)读教材简短的介绍:明代戏剧的代表作的基本概况。答案提示:汤显祖的《牡丹亭》,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三、课堂总结通过学习明清的建筑和科学技术,我们感知到明清科学技术在世界上大体出于领先地位,然而没落的封建制度和至高无上的皇权思想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教后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