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时代教师的_变与不变_齐华

核心素养时代教师的_变与不变_齐华

ID:39200781

大小:131.9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7

核心素养时代教师的_变与不变_齐华_第1页
核心素养时代教师的_变与不变_齐华_第2页
核心素养时代教师的_变与不变_齐华_第3页
资源描述:

《核心素养时代教师的_变与不变_齐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6卷第2期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36No.22017年3月JournalofHenanInstituteofEducation(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Mar.2017文章编号:1006-2920(2017)02-0047-03doi:10.13892/j.cnki.cn41-1093/i.2017.02.008核心素养时代教师的“变与不变”齐华摘要:核心素养时代,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习的合作者,由教材的解读者转为资源的整合者,由教学技术的关注者转为学习个体的研究者,由教学结果的片面

2、追求者转为教育过程的全面评价者。但是,教师“身教”的作用不会变,“互动”的属性不会变,“领导与创造”的功能不会变。关键词:核心素养时代;未来教师;变;不变作者简介:齐华,郑州市二七区教研室主任,河南省特级教师(郑州450015)。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21世纪的经济之变、教育之变前所未有。在这个巨大的变局中,核心素养成为世界各国对人才培养的普遍需求。从1997年经合组织首次提出“核心素养”,到2016年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都在回答“为明天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教育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一是教育要更加关注整体。核

3、心素养是个类概念,是跨学科素养,任何核心素养都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可以完成的,学习资源的整合、学习方式的变革成为核心素养时代下的主题词。二是教育要更加关注发展。核心素养的养成渗透于各个学段,伴随人的一生,每一个阶段重点关注什么才能更好形成整体,需要系统规划,且要通过有效评估和测量使其得到持续发展。三是教育要更加关注个体。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核心素养表现是不同的,发现并发展其独特素养,培养其必备的核心素养,需要在操作层面更加细致地关注每一个个体。面对时代的发展与教育的新需求,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该如何迎接挑战呢?教师需要转型,此即“变”,但是教师最根本的身份和地位

4、仍然没有变。一、核心素养时代教师的转型(一)由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习的合作者教师的传统角色定位是知识的传授者,发挥的是传承的功能。然而在核心素养时代,知识以几何级速度增长,获取知识的通道变得平等而开放,知识的价值不是传递,而是通过建构与运用转化为素养。在这样的状态下,教师不再拥有知识霸权的地位,而将回归到人的真实属性,和学生一起成为学习者、学习的合作者。学习的合作者意味着:教师和学生要以学习共同体的形态出现在课堂上,对学习的主题拥有平等的话语权,教师可以是平等的首席,但不再是单一的传递者、评判者。教师要能够组织学生参与共同的学习活动,要激发其兴趣,引导其方法

5、,点拨其思维,与学生一起对话、探究、分享甚至是相互评价。正[1]4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二)由教材的解读者转为资源的整合者教育包括四个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为了使教育内容更加系统化、结构化,更加有效率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教育内容被编写为教材。虽然现今教材的版本很多,各地区也拥有了更自主的教材选择权,但教育的内容绝不是仅靠教材就能全部提供的。48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八次课程改革,特别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极大地丰富了教育的内容,拓展了教育的空间

6、。“核心素养”的提出,将彻底转变“学科知识本位”的教学理念,从有效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角度,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把知识学习与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参观考察、研学旅行等结合起来,以用促学,深入关注知识形成过程,推动学校教学从以知识为本,走向以素养为本,用核心素养来统领各门学科的教[2]学。这些教育变革要求新时代的教师不但要能熟练驾驭教材,更要能创造性地整合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带领学生去享受知识探索、文明创造的乐趣。(三)由教学技术的关注者转为学习个体的研究者教育发展历程中,曾经有过于强调教学体系的完整性和教学技术的规范性的倾向,忽视了教育应有的对人的主体的关注。我们

7、考虑更多的是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却忽略了为什么教、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教育必须回归到人身上,尤其是在以信息经济、低碳经济等经济形态为主导的当代社会背景下,人才的培养需要重视核心素养,研究教育的个体,为未来而教,为每一个而教。我们要时时思考:21世纪培养的学生只有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提出:“教育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教育作为实现成功的职业生活的一种手段,是一[3]45

8、个非常个人化的过程。”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研究要从整体走向个体,对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