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乳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ID:39251056

大小:1.39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9-06-28

乳的化学组成和性质_第1页
乳的化学组成和性质_第2页
乳的化学组成和性质_第3页
乳的化学组成和性质_第4页
乳的化学组成和性质_第5页
资源描述:

《乳的化学组成和性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 乳的化学组成和性质第二部分乳与乳制品第一节 乳的化学组成第二节乳的物理性质第三节异常乳第一节乳的化学组成乳是哺乳动物分娩后由乳腺分泌的一种白色或微黄色的不透明液体,是由很多物质形成的复杂的分散体系。主要包括水分、脂肪、蛋白质、乳糖、盐类以及维生素、酶类、气体等。其中水是分散剂,其它物质分散于水中。乳中干物质含量约11-13%,干物质含量越高,营养价值越高。牛乳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成份水分总乳固体脂肪蛋白质乳糖无机盐变化范围(%)85.5~89.510.5~14.52.5~6.02.9~5.03.6~5.50.6~0.9平均值(%)87.513.04.

2、03.44.80.8一、乳脂肪(3-5%)乳脂肪对牛乳的风味起重要作用。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乳脂是由漂浮在乳中的大小不同的粒子构成的众多小球。这些小球是脂肪球。脂肪球是乳中最大的颗粒,其直径为0.1~20um,平均直径是3~4um,1ml全乳中有20~40亿个脂肪球。脂肪球平均直径与乳中脂肪含量有关,脂肪含量越高,脂肪球直径越大。脂肪球是乳中最大的,同时也是最轻的颗粒。乳脂肪的化学组成通常认为乳中脂肪成分复杂,甘油三酯是其主要成分,约占乳脂肪的97%~98%,它和极少量的甘油二酯和甘油单酯及游离脂肪酸共存于乳中。乳中的脂肪酸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水溶性挥发性脂

3、肪酸,例如丁酸、乙酸等;第二类是非水溶性挥发性脂肪酸,例如十二碳酸等;第三类是非水溶性不挥发性脂肪酸,例如十四碳酸、二十碳酸、十八碳烯酸和十八碳二烯酸等。脂肪酸组成受饲料、营养、环境、季节影响。二、乳蛋白(3-3.5%)牛乳中的蛋白质可分为酪蛋白和乳清蛋白两大类,另外还有少量脂肪球膜蛋白质。1、酪蛋白(Casein)在温度20℃时调节脱脂乳的pH值至4.6时沉淀的一类蛋白质称为酪蛋白,占乳蛋白总量的80%~82%。酪蛋白不是单一的蛋白质,而是由αs-,κ-,β-和γ-酪蛋白组成,是典型的磷蛋白。四种酪蛋白的区别就在于它们含磷量的多少。1、酪蛋白(Casei

4、n)(1)存在形式:中的酪蛋白与钙结合生成酪蛋白酸钙,再与胶体状的磷酸钙结合形成酪蛋白酸钙-磷酸钙复合体以胶体悬浮液的状态存在于牛乳中,其胶体微粒直径在10~300nm之间变化,一般40~160nm占大多数。(2)酪蛋白的性质酸凝固:当pH达到酪蛋白的等电点4.6时,就会形成酪蛋白凝固。酶凝固:牛乳中的酪蛋白在皱胃酶等凝乳酶的作用下会发生凝固,工业上生产干酪就是利用此原理。酪蛋白在皱胃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副酪蛋白(Para-casein),后者在钙离子等二价阳离子存在下形成不溶性的凝块,这种凝块叫做副酪蛋白钙。(2)酪蛋白的性质盐类及离子对酪蛋白稳定性的影响:

5、乳中的酪蛋白酸钙-磷酸钙胶粒容易在氯化钠或硫酸铵等盐类饱和溶液或半饱和溶液中形成沉淀,这种沉淀是由于电荷的抵消与胶粒脱水而产生。在90℃时加入0.12%~0.15%的CaCl2即可使乳凝固。酪蛋白与糖的反应:具有还原性羰基的糖可与酪蛋白作用变成氨基糖而产生芳香味及其色素。醇凝固:乳酸度较高时,如加入酒精,可使酪蛋白发生凝固——酒精阳性乳。2、乳清蛋白是指溶解分散在乳清中的蛋白质,约占乳蛋白质的18%~20%,可分为热稳定和热不稳定的乳清蛋白两部分。乳清:向牛乳中加入酸(HCl)达到酪蛋白等电点时,酪蛋白沉淀后的上清液。乳稳定乳清蛋白:这类蛋白包括蛋白胑和蛋

6、白胨,约占乳清蛋白的19%。2、乳清蛋白热不稳定性乳清蛋白:乳清pH4.6~4.7时,煮沸20min,发生沉淀的一类蛋白质,约占乳清蛋白质的81%。包括乳白蛋白和乳球蛋白两类。乳白蛋白是指中性乳清中,加饱和硫酸铵或饱和硫酸镁盐析时,呈溶解状态而不析出的蛋白质,占乳清蛋白68%。中性乳清中加饱和硫酸铵或饱和硫酸镁盐析时,能析出而不呈溶解状态的乳清蛋白即为乳球蛋白。约占乳清蛋白的13%。乳球蛋白具有抗原作用,故又称为免疫球蛋白。三、乳糖乳糖是哺乳动物乳汁中特有的糖类。牛乳中约含有乳糖4.2%~5.0%,全部呈溶解状态。乳糖是一种双糖,乳糖为D-葡萄糖与D-半乳

7、糖以β-l,4键结合的二糖——乳糖酶分解乳糖。在婴幼儿时期,乳糖是机体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乳糖受到乳酸菌作用时会发生分解变化,来自乳酸菌的酶分解乳糖把它们转变成各种酸,其中乳酸最重要,这就是乳变酸时发生的过程,即乳糖的乳酸发酵——生产酸奶。三、乳糖大部分人随着年龄增长,消化道内缺乏乳糖酶不能分解和吸收乳糖,饮用牛乳后会出现呕吐、腹胀、腹泻等不适应症,称乳糖不耐症。乳糖酶缺乏的程度各不相同,因而症状也各异。从连极少量的乳品都不能消化到摄入大量含乳糖食物后引起轻微的胃肠功能紊乱。在乳品加工中利用乳糖酶,将乳中的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或利用乳酸菌将乳糖转化

8、成乳酸,可预防“乳糖不耐症”。四、乳中的无机盐牛乳中的无机物亦称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