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案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案例

ID:39279435

大小:1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案例_第1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案例_第2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案例_第3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案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做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我的经济权利—财产继承权》教学案例初中政治梁亚男一、案例背景这是一节贴近生活的课程,授课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堂随堂课,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应讲授第三单元第十二课经济权利。由于本课时包含的内容较多,分为不同的课时开展。为了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本节课采用了一些生活中的案例,以便于理解。二、案例描述课前,组织学生提前进入教室,进入课堂状态。上课铃响了,为了活跃课堂的气氛并顺理成章地引入新课,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个美丽的姑娘向一位老翁求婚。老翁:“我俩年龄相差这么大,合适吗?”姑娘:“《婚姻法》没有规定

2、年龄的差别。”老翁:“那规定了什么?”姑娘:“妻子有继承丈夫遗产的权利!”教师:姑娘向老翁求婚的目的是什么?成为妻子后,就一定能达到目的吗?学生自主发表见解,教师总结,引领新课。首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从课本上勾画并记忆公民财产继承权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为了让学生对继承问题有直观的认识,采用案例的方式进行知识教授,进入“以案说法”环节。多媒体展示案例:王某早年丧偶,有一子一女,儿子王明在外地工作,女儿王白与王某住在单位的公房里。王某有3间私房,5万元存款,一辆小汽车,并持有1万股的某公司的股票,并借给朋友4万元。王某死后,他的著作又出版了,有5000元的

3、稿费。王明与王白因遗产继承发生了纠纷。王某的弟弟王木也提出了继承的要求。认真阅读案例,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思考以下问题:(1)材料显示,继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学生通过阅读案例,得出王某死后,继承开始)教师予以肯定并利用多媒体展示法律对于继承权的相关规定: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称为继承权。(2)请学生根据对继承人、被继承人、遗产的书面理解,找出材料中相对应的人物及遗产范围。(教师适时加以纠正、肯定。)过渡:那么遗产如何分配呢?法律上有没有相关规定呢?法定继承利用多媒体展示法定继承的涵义,并结合图表形式将法定继承示意图呈现在学生

4、面前,让学生明确继承人的范围、继承原则和继承顺序。(教师强调总结:儿子王明和女儿王白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平均分配遗产。)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1.如果王妻尚在人间,那遗产如何分配?2.弟弟王木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获得遗产呢?(教师适时予以补充更正,同时强调:如果王某生前立遗嘱指定其财产由王木继承的话,弟弟王木可以参与继承。)引出遗嘱继承(通过多媒体展示:遗嘱继承的定义及其法定要件)继续思考:当一个案例中既存在法定继承又存在遗嘱继承时谁优先呢?(教师总结: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对照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找出异同点。但是,还有一种行为,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

5、定继承人以外的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六条规定属于遗赠。第二环节:由您断案案例:王某夫妻原有一子,并于1980年将10岁的孟某收为养女。1988年王某的妻子死亡。2000年王某突然病故,王某的儿子、弟弟和妹妹共同继承了王某的遗产。孟某提出要求继承王某的遗产。被王某的弟弟妹妹拒绝。之后,孟某起诉到法院。假如你是法官你会怎样裁定?为什么?一、案例分析 通过这一堂课的教学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1、学习生活化的思想品德,挖掘生活素材,把枯燥的政治知识融入其中。本课中,“以案说法”和“由您断案”这两个环节,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气氛空前活跃。政治教学与学生生活经

6、验的融合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有效策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习一些对生活有用的政治知识,不仅可以丰富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良好的法律观。2、师生关系的融洽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而这一切的实现就需要融洽的师生关系。一堂课,师生若能在轻松活泼中自由交流,激热讨论,那么这堂课

7、就成功了一半,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你了,学习积极性高了,教学效果自然就好了。3、学生的自信心需要我们去保护和激发。“傻子”在抢答中的表现让我动容,值得我们去关爱和保护。我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我们常说“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我想,这就是了。一个人有了足够的自信,他将有无穷的力量去面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在教学中适时进行德育的引导,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