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专题辅导:古代诗歌鉴赏(453页)

2014高考专题辅导:古代诗歌鉴赏(453页)

ID:39295370

大小:6.17 MB

页数:453页

时间:2019-06-29

2014高考专题辅导:古代诗歌鉴赏(453页)_第1页
2014高考专题辅导:古代诗歌鉴赏(453页)_第2页
2014高考专题辅导:古代诗歌鉴赏(453页)_第3页
2014高考专题辅导:古代诗歌鉴赏(453页)_第4页
2014高考专题辅导:古代诗歌鉴赏(453页)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高考专题辅导:古代诗歌鉴赏(453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专题辅导古代诗歌鉴赏之一诗歌常识古代诗词先秦:《诗经》、楚辞两汉魏晋南北朝:乐府民歌—汉乐府、南北朝乐府、文人诗歌—“三曹”、东晋陶渊明唐宋元:马致远、张养浩初唐:四杰——王、杨、卢、骆盛唐:李白、杜甫;山水田园诗派——王孟;边塞诗派——高岑中唐:白居易——新乐府刘禹锡晚唐:、小李杜北宋——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南宋——李清照、辛弃疾、陆游、姜夔豪放派:苏轼、辛弃疾()、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婉约派:柳永()、秦观、贺铸、李清照()等格律派:周邦彦、姜夔、吴文英、王沂孙、张炎等诗歌的分类诗歌按表达方式分按形式抒情诗叙事诗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按来源民歌文人作品哲理诗田

2、园诗、边塞诗、怀古诗、羁旅诗、思乡诗、登临诗、闺怨诗、哲理诗、游赏诗、送别诗、咏史诗等。从表现内容上分诗歌新诗古诗(1919年“五四”始)新体诗(自由诗)旧体诗(格律诗)古体诗近体诗按体裁分古体诗四言古诗:出现最早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近体诗(格律诗)绝句律诗五言绝句:如王之涣《登颧鹊楼》七言绝句:如杜牧《泊秦淮》五言律诗:如杜甫《春望》七言律诗:如杜甫《登高》排律词曲乐府诗(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小令散曲套数3、词是一种合乐而歌、字数固定、句式长短不一的诗体。又称诗余。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词因最早是配乐的,都有词调,每个词调都有几个名称,

3、叫做词牌。小令五十八字,中调五十九字至九十字,长调九十字以上。4、散曲金元两代兴起,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歌曲,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分为小令和套数(套曲)。小令:只用一曲套数:则合一个曲调中许多曲子为一套。每一套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有首有尾,一韵到底。结尾处多用“煞”,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小令曲牌曲题【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宫调名曲牌名诗歌鉴赏考点一、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评价诗歌作品的

4、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写什么?怎样写?为何写?(这样写干什么)即是从内容、形式(含体裁)、思想感情三方面入手,多角度设题。例一.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字。(4分)【答案示例】1、(标准答案参考)浣完衣服的少女拎着水桶,踏着月色,从婆娑的竹林间穿过,伴着银铃般的笑声,叽叽喳喳的打闹着归来。2、(解析者提供答案参考)月光在竹林中洒下斑斑光点,四周一片寂静。一阵风吹来,传来洗衣归来的少女的喧哗。话音如玉盘落珠般清脆,笑声如银铃摇动般响亮,是这般地无忧无虑。例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陶渊明不经意间所见,请对诗

5、中“南山”之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表达诗人的“悠然”之情。(100字内)(6分)答案示例:抬眼望去,没有红叶谷的缤纷,没有盘龙山的造化,也没有巫山的迷幻,朴素简单。墨绿中交织着枯黄,黑灰里透露着淡彩。暮色渐临,南山只是隐隐地把轮廓显现,南山泰然叹出古朴,描摹出这脉悠然,毫无做作之态,违心之感。例三: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一般认为这首《秋思》描绘的景物构成具有统一格调的一幅画面,但也有人认为“小桥流水人家”一句与其他句子无法统一起来。你的看法如何?请说明理由。⑴不统一。这首小令整体表现“断肠”的愁思,其他景色皆呈现出苍凉凄愁的意味,而“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却展现田园风光,与表现旅

6、人漂泊之苦的情感不完全统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⑵是统一的。这首小令描绘出一幅动人的秋郊夕照图,于苍凉景色中表现出旅人漂泊的愁思,前三句选择了一系列自然景象,第四句“夕阳西下”不仅点明时间,而且为所有景象抹上一层黄昏的色调,体现出“断肠”的情感。而“小桥流水人家”一句,也是秋郊之景,强调荒僻偏远之意,倍言旅途之艰辛、离家漂泊之苦。自创答案:是统一的。寒秋独行,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这里,

7、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例四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1、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象?诗人描绘此景的目的是什么?(4分)答: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写在表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