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手段-传播

公共关系手段-传播

ID:39298638

大小:12.09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6-29

公共关系手段-传播_第1页
公共关系手段-传播_第2页
公共关系手段-传播_第3页
公共关系手段-传播_第4页
公共关系手段-传播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共关系手段-传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公共关系的运作手段——信息传播学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传播的过程;2.认识公共关系传播的规律与作用;3.熟悉公共关系传播的常用媒介及各自的作用;4.掌握人类传播活动的类型和公共关系传播活动功能现代社会是一个由传播所维持的相互联系的关系网,没有传播就没有社会。社会组织要塑造组织形象,更要将良好的组织形象传播给公众。事实上,公共关系的运作过程就是社会组织将其形象信息科学地、系统地和艺术地传播给公众的过程。第一节传播的基本原理一、传播的涵义(一)传播的概念传播一词译自英文Communicatio

2、n,意为信息的传递、交流等。现代意义上的传播指的是个人、组织、社会之间信息的传递、接收、交流、分享与双向沟通的过程。(二)传播的要素1.传播的基本要素。(1)信源,即传播者。(2)信息,即传播的内容。如情报、消息、数据、信号、指令、观念、态度、情感等。(3)媒介,又称信道,即在传播过程中用以记录保存和传递信息的载体和渠道。媒介与信息密不可分,离开了媒介,信息就不复存在,更谈不上信息的传播和交流。(4)信宿,即受传者,也称受众。(5)反馈,即受传者在接收信息后对传播者的回流反应。Who——谁传?(

3、信源)SayWhat——传什么?(信息)ThroughWhichChannel——通过哪种渠道传?(媒介)ToWhom——传给谁?(信宿)WithWhatEffect——取得了什么效果?(反馈)2.传播的隐含要素(1)时空环境。传播过程中的时间与空间环境。(2)心理状态。心理状态,即受传者接受信息时的情绪状况或心态。(3)文化背景。文化背景,即传播者与受传者双方的经济环境、风俗习惯、语言文字、性格特征、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4)权威因素。权威因素,即在传播过程中信息内容的可信程度和传

4、播者本人的社会信誉度。传播者的社会信誉度,一般由三个因素形成:第一,“权威效应”,即传播者自身在客观上是这方面的领导、学者或专家;第二,“名人效应”,即传播者本身虽不是这一方面的专家,但由于他的身份、职位具有声望和感召力;第三,“首因效应”,即传播者给受传者的第一印象良好。二、传播的模式所谓模式,指的是事件的内在机制和事件内部关系的框架化的、直观化的形式。因此,传播模式,就是传播活动的内在机制及内部关系框架化、直观化的形式。(一)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1.1948年,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首次提出了传播

5、过程模式,认为在传播过程中必须包括五个环节和要素,从而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2.1949年,美国早期的传播学者香农和韦弗认为,传播是一种单向的直线性的信息运动过程。 其模式如图所示:线性传播模式也有两个明显的缺陷:一是缺乏信息反馈;二是忽视了传播过程中社会环境的制约因素和传受双方的能动因素。(二)现代控制论传播模式(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1、1954年,施拉姆和CE·奥斯古德提出了传播活动过程的循环模式。这种传播模式被称为现代控制论传播模式,它主要是由威尔伯·施拉

6、姆提出的,所以也称作“施拉姆模式”。现代控制论传播模式的进步表现在三个方面:1)它引进了反馈机制,将反馈过程与传受双方的互动过程联系起来,把传播作为一种互动的、循环往复的过程。2)它重视了传受双方的能动反应,无论是传播的信息还是反馈的信息都经过了传受双方能动的处理。3)它强调了传播过程的调控机制,在这个传播模式中,反馈对传播系统及其过程构成了一种自我调节和控制,传授双方要使传播维持发展下去并达到目的,就必须根据反馈信息调节自己的传播,从而使整个传播系统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的可控状态。2.施拉姆随后又

7、提出了一个大众传播过程模式。3.美国传播学家梅尔文·德佛勒提出的互动过程模式。三、传播的类型(一)自我传播所谓自我传播,即人的内向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是“主我”(I)对“宾我”(Me)的传播。自我传播的特点是:传播的主体与客体集于一身,在一个人身上完成信息的传播与反馈活动,隐蔽性特强。(二)人际传播所谓人际传播,即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人际传播的特点是:信息传播的私人性、个性化和信息反馈的及时性。(三)组织传播所谓组织传播,即社会组织与其成员之间、社会组织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

8、。组织传播的特点是:明确的目的性、严格的可控性、对象与手段的综合性。(四)大众传播所谓大众传播,即职业传播者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将大量复制的信息传递给分散的公众的传播。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印刷媒介,如报纸、杂志、图书等;一类是电子媒介,如广播、电视、电脑互联网等。大众传播的特点是:传播主体的高度组织化、专业化,传播手段日益现代化、技术化,以及传播范围的广泛性,传播内容的重要性。第二节公共关系传播一、公共关系传播的涵义(一)公共关系传播的概念公共关系传播是指社会组织利用各种传播媒介,有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