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和做导学案(1)

说和做导学案(1)

ID:39309382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30

说和做导学案(1)_第1页
说和做导学案(1)_第2页
说和做导学案(1)_第3页
资源描述:

《说和做导学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目标:1、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2、通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章内容。3、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4、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精神和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一、知识链接:1、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字益善,号友山,亦号友三,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生于湖北省浠水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大学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

2、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达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里李公朴先生大会上,闻一多先生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2、闻一多与臧克家的师生佳话。3、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现代著名诗人。从小在农村中生活,比较了解农民的悲惨遭遇。1923年入山东第一师范学习。1926年入武汉中央军校学习,并参加北伐。大革命失败后,逃往东北。1930年考入山东大学,幸得闻一多先生教诲、帮助。1932年发表新诗,并连续出

3、版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等。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主编《文明月刊》,1949年自香港回到北京工作。历任人民出版社编审、作协书记、《诗刊》主编等职。主要作品还有《有的人》《老哥哥》等。二、预习。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地壳()校补()赫然()函寄()漂白()衰微()卓越()深宵()钻探()锲而不舍()兀兀穷年()警报迭起()潜心贯注()迥乎不同()慷慨()淋漓()气冲斗牛()无暇顾及()目不窥园()仰之弥高()炯炯目光()沥尽心血()             第一课时 导 入: 2001年4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建 校70周年大会上讲:“闻一多先生横眉冷对

4、反动派,宁死不屈,表现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风亮节,这是清华大学的骄傲,也是我们知识分子的光荣。”江泽民同志为什么高度赞扬闻一多先生?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去探寻赞扬的原因。 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2.课堂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3.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学生听读后,感情朗读,四人小组讨论)(1)文章从那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 (2)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人? (3)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

5、写了闻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 研讨课文: 我们通过朗读、讨论,认识到闻先生“说和做”是完全一致的,这种高贵的品格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那么,作者是怎样表现闻先生这一高贵品格的?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学生默读,讨论下列问题:(1) 哪两句话是对闻先生作为学者“说和做”的高度概括? (2) 这部分列举了那些事例?这些事例选材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怎样? (3) 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那些语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闻先生潜心研究学术? (4)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怎样理解“群蚁排衙”?这句话表现出闻先生怎样的治学态度 (5)

6、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闻先生学者形象?                 第二课时 1.研读第二部分: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要读出气势来,思考下列问题。(1)文中哪一句话是对作为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高度概括?(2)闻一多先生说了,是怎么说的?说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 (3)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了,文中写了他做了几件事?反映了闻先生什么精神?2.探究学习: (1)把学者闻一多和革命家闻一多综合起来,概述闻先生的形象。 (2) 文章一、二两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这样衔接有什么好处? (3) 把你认为生动优美的语句或词语划出来,并说说原因 3.拓展延伸: (1) 这篇

7、文章的原标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经作者同意,改成现在这个标题,哪个标题更好些?谈谈你的看法。 (2) 学习完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受到哪些启迪?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一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