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3一二单元练习

高中历史必修3一二单元练习

ID:39451898

大小:3.35 MB

页数:125页

时间:2019-07-03

高中历史必修3一二单元练习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3一二单元练习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3一二单元练习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3一二单元练习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3一二单元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3一二单元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练习1,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以悼念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逝去的数万生命。其中所包涵传统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的思想源于()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2,据2001年12月8日《参考消息》报道:12月1日出生的日本皇太子公主起名为爱子,称号敬宫,这是出自儒家经典《孟子》中“仁者爱人,人恒爱之;有礼者敬人,人恒敬之”一语,报道中引用的“仁者爱人”一句,最接近孟子本意的解释是()A.人和人之间应相互友爱B.每个人都应爱别人C.统治者应爱惜民力D.夫妻之间互称爱人3,玉石具有温

2、润、坚硬的特点,我国古代形成了独特的玉文化。孔子提倡君子佩玉,主要是因为()A.玉非常贵重,是财富的标志B.玉饰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C.玉石具有祛除疾病的功用D.玉石的特点与我国古代的道德规范相吻合4,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过程中,糅合道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改造儒家思想的是()5,西方人讲上帝,中国古人讲“理”学,两者最大的共同点是()A、用以约束人类欲望的无度膨胀B、相信人之外神的力量C、宗教信仰D、今天都被人们所抛弃6,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

3、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礼教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材料一】兰芝被休(强迫离婚)后: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薄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4、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南北朝时期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节选【材料二】“闽中少妇丧夫,不能存活,则遍告之亲戚,言将以某日自裁(自杀),而为之亲戚者,亦引为荣,则鸠(筹)资为之治槥。前三日,彩舆鼓吹,如迎神人。少妇冠帔衮服,端坐舆中,游历坊市,观者如堵,有力者设宴饮之,少妇手鲜花一束,凡少年之未诞子者,则就其手中乞花,用为生子之兆。三日游宴既尽,当路结彩棚,悬彩绳其上,少妇辞别亲戚,慨然登台,履小凳,以颈就绳而殁,万众拍手称美。【材料三】《古今图书集成》统计的烈女节妇人数36000人朱熹:“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

5、礼之事,不以为异。──《朱子语类》明清时代,《内训》、《古今列女传》、《规范》等女教读物铺天盖地,明清帝王都曾下过不少诸如此类的诏书、制文。”唐代宋代明代51人267人36000人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依据材料回答,人们(南北朝时期)对妇女再婚持何态度?并阐述理由。(3分)(2)依据材料,概括寡妇殉难的原因。(2分)认为妇女再婚正常;因为官僚贵族子弟争娶兰芝(1分),阿兄(亲属)认可。生活困难,难以生存(1分);社会观念鼓励,认为非常荣耀(1分)。(3)请依据材料,分析“烈女节妇”由少到多的原因。(3分)(

6、4)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2分)唐朝受少数民族影响,宽容妇女再嫁(封建礼教观念不强)。(1分)明清封建思想教育毒害(1分)明清统治着不断强化对妇女守节的推崇和提倡。(1分)①小说是文学作品,作为史料使用,必须慎重。(或:小说是现实的反映,可以作为史料使用。)②材料一的现象是个案,而且出现在南北朝时期,不足以说明整个社会妇女婚姻观的自主性。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

7、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A.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吸收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C.“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D.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2.《汉书·元帝纪》记载,西汉宣帝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这反映出西汉自汉武帝以来的统治特点主要是A.实行仁政B.严刑苛法C.清静无为D.外儒内法3.西汉初年,奉行黄老之道,无为而治,后来汉朝“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这种统治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削彼长的残酷性B.从立国

8、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4.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是因为董仲舒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