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医学院生理版课件消化

大学医学院生理版课件消化

ID:39476232

大小:1.26 MB

页数:80页

时间:2019-07-04

大学医学院生理版课件消化_第1页
大学医学院生理版课件消化_第2页
大学医学院生理版课件消化_第3页
大学医学院生理版课件消化_第4页
大学医学院生理版课件消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医学院生理版课件消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消化与吸收刘春华生理教研室消化过程示意总汇第一节 概述消化(digestion):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加工、分解的过程。消化的方式有:机械消化: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将食物粉碎、搅拌和推进的过程。(形变)化学消化: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将食物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的过程。(质变)吸收(absorption):消化后的食物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过程。消化系统除了消化和吸收两大功能外,还有内分泌和免疫功能。一、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一)一般特性1.舒缩迟缓:因其ATP酶活性低、钙泵少。2.较大的伸展性:能容纳性舒张,而不发生明显

2、的压力变化和运动障碍。因无肌小节和Z线,粗细肌丝均较长。3.一定的紧张性:经常保持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是肌源性的,维持中空器官形态、位置及基础压力,整体受CNS和激素的影响。4.自动节律性低且不规则:是肌源性的,不如心肌规律,节律较慢,无固定节律点。整体受CNS和体液的影响。5.对刺激的特异敏感性:对电刺激和锐性刺激不敏感,对化学(ACh、酸碱)物理(温度、牵拉)较敏感。(二)电生理特性1.静息电位平滑肌RP较小(-50~-60mV),主要由K+外流形成的;也与钠泵的生电作用有关;此外,静息状态下的Na+少量内流和Cl-的外流也有

3、关。自发地周期性地去极化和复极化形成缓慢的电位波动,称为慢波电位(slowwave)或基本电节律(basicelectricalrhythm)。2.慢波电位平滑肌RP并不恒定地维持在一定水平上,能够在RP的基础上,慢波电位产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慢波电位起源于纵行肌和环行肌之间的Cajial细胞(是一种兼有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特性的间质细胞),可能与生电作用钠泵的周期活动有关。平滑肌细胞存在机械域和电域。慢波电位作用:本身不引起肌肉收缩,但能降低AP产生的阈值(使RP接近于产生AP的阈电位);是控制胃肠运动(蠕动的方向、

4、节律、速度)的起步电位。3.动作电位在慢波电位的基础上产生,引起平滑肌收缩。每个慢波电位上的AP数目越多,肌肉收缩的幅度和张力就越大。动作电位产生机制:刺激→Ca2+通道开放→Ca2+内流→AP。(一)壁内N丛支配包括粘膜下N丛和肌间N丛,有感觉、中间和运动N元,彼此交织成网。内在N丛释放的递质有:Ach、NE、VIP、5-HT、NO、CCK、ATP、GABA等。粘膜下N丛主要调节分泌细胞和血管,肌间N丛主要支配平滑肌细胞。三、消化道的神经支配血管平滑肌分泌细胞内分泌细胞消化道内机械化学和温度感受器副交感N和交感N粘膜下N丛↓↑肌

5、间N丛(二)外来N支配1.躯体N:口腔、食道上端和肛门外括约肌为躯体N支配。2.自主N:双重N支配副交感N:迷走N、盆N交感N壁内N丛壁内N丛血管平滑肌分泌细胞内分泌细胞血管平滑肌分泌细胞内分泌细胞神经节+--两端:副交感N中间:交感N副交感N:兴奋作用为主交感N:抑制作用为主四、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在胃肠道粘膜下存在着数十种内分泌细胞,合成和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统称为胃肠激素。(一)胃肠内分泌细胞的特点1.分布分散2.数量巨大3.分为开放型细胞和闭合型细胞4.都具有摄取胺前体、进行脱羧而产生肽类或活性胺的能力。将具有这种能力的细

6、胞统称为APUD细胞(如神经系统、甲状腺、肾上腺髓质、垂体等组织中也有APUD细胞)。(二)胃肠激素的作用1.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2.营养作用3.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二)胃肠道的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及产物细胞名称分泌产物分泌部位A细胞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胰岛素胰岛D细胞生长抑素胰岛胃小肠结肠G细胞胃泌素胃窦十二指肠I细胞胆囊收缩素小肠上部K细胞抑胃肽小肠上部Mo细胞胃动素小肠N细胞神经降压素回肠PP细胞胰多肽胰岛胰腺胃小肠大肠S细胞胰泌素小肠上部(三)四种消化道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及刺激释放的因素激素主要生理作用刺激释放因素胃

7、泌素促胃酸和胃蛋白酶原分泌蛋白质分解产物(gastrin)促胃窦收缩迷走神经兴奋促胰液(主要是酶)分泌组织胺ACh促胆汁的分泌促胰岛素分泌促消化道粘膜生长促胰液素促胰液(水和HCO3-)分泌迷走神经兴奋(secretin)促胆汁(水和HCO3-)分泌盐酸>蛋白质产物>脂肪酸钠加强CCK的作用抑胃酸和胃泌素的释放抑胃的运动胆囊收缩素促胆囊收缩排胆汁迷走神经兴奋(CCK)促胰液中各种酶的分泌蛋白产物>脂肪酸钠>盐酸加强胰泌素的作用促胰腺外分泌组织生长抑胃肽促胰岛素分泌脂肪及分解产物(GIP)抑胃液分泌和胃、肠运动糖氨基酸第二节口腔内消

8、化一、唾液(一)唾液的性质和成分pH:6.6~7.1(无色无味近于中性的液体)。成分:水(占99%),有机物(唾液淀粉酶、粘蛋白、球蛋白、溶菌酶等),无机物(Na+、k+、HCO3-、Cl-等)。(二)唾液的作用1.消化作用:唾液可湿润食物利于咀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