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问题

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问题

ID:39494384

大小:19.9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4

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问题_第1页
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问题_第2页
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问题_第3页
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问题_第4页
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问题:相辅相成1、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必修课体现课程的基础性均衡性,而选修课则更多地体现选择性,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选修课要顾及基础性,例如学习“诗歌散文系列”要顾及“语言文字应用”系列的学习,当然必修课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发展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同时也要强调基础知识的落实。2、在教学中应强调对总体目标的把握。“教材无非是例子”,确立目标尤其重要,特别是对单元目标的准确构建把握。以必修课教材内容为“点”,“点”上求精深,“点”上求辐射;以选修课教材内容为“面”,“面”上求广博,“面”上求补充。“选修”是“必修”必要的辅助与变通,并非

2、异想天开闹“独立”,更非“花花架子”“打醉拳”。它当然是不惟“应试”,而是更有弹性的与“必修”相关并具有亲合力的发展性教育的延伸。3、在教学操作中,选修课当然有别于必修课。既不要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复制品,又不能将选修课上成随意的讲座,这里需要研究的实际问题更多。对必修内容我们要求“精读不嫌细”,而选修内容则“宽泛不怕粗”,“读读议议加背背,书面练习几近无;重在多读多感受,触类旁通底不薄。”由“必修”范例的“举一”,到“选修”扩展之“反三”,翻出一个天宽地广的新领域。4、在安排落实选修课时还应考虑现实状况。例如,选修的内容同高考的关系,从本质上说开设选修课同提

3、高学生素质适应高考并不矛盾,特别是高考命题中24分选做题目的设置,加强了学生对学选修教材的重视。但实际操作时有些矛盾会凸现出来。因此选修课不能随意不能太宽泛。新的课程理念体现在哪些方面?新课程的定位,着眼于新世纪人才素质的需求,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重视教材的整体性,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传授知识和技能与培养能力和创新意识并重;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正是新课程所体现的课程理念。  (1)个性创新。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一种智力支撑型经济,它的出现,使得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拥有先进的技术和最新的知识,尤

4、其是拥有知识创新能力的人就显得更加重要。谁拥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谁就将领导世界的潮流。  (2)目标转变,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摒弃了以往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教师不是教给了学生多少的知识与技能,而是教会了学生如何去学习、如何做人。  (3)主动学习。学生学习方式上,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练习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在其中只起到了助、引导的作用。在概念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及教材所展示的背景,不

5、是教师告之结论,而是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地去观察、发现、搜集信息、并用已有知识对所获信息进行归整。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创造性思维的学习机会。新课程改革将突出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而教师将成为课堂学习的一员,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探索新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索,强调研究性学习,将成为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又一方向。  (4)回归生活。旧课程的一个主要缺点是课程内容陈旧且脱离生活实际,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缺乏意义,新课程改革打破了学科的本位主义框框,删除了“繁、难、偏、旧”的内容和改变了过于留意书本知识的状况。把课程回归现实生活。新课

6、程改革将留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书本与生活的结合。体现为以活生生的情景为背景设计问题,要求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5)学科综合。现代科学发展越来越呈现综合化的趋势,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各学科之间往往相互渗透,产生新的边缘学科。  (6)发展评价。新课程改革的一个要求就是以评价促发展,因此评价学生的学习要能够体现学生学习的不同层次水平。  (7)全球概念。过去,我们的教材对外国的介绍和理解常常出现偏差,过分突出意识形态的差别,脱离了国际主流社会。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对外交往的日趋频繁,我们需要对世界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握,需要给学生提供一种

7、全球性的知识背景,因而新课程理念强调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和意识的一代新人。新教师观和学生观下,如何协调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一、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赞科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爱、尊重、理解和宽容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元素。众所周知:只有爱才能唤醒爱。可见,教育的力量来源于对学生的爱。教学活动中不仅仅需要学生尊重教师,同时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互相

8、尊重、互相关爱的和谐关系。尊重学生就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