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成书和版本

红楼梦的成书和版本

ID:39520605

大小:386.7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7-05

红楼梦的成书和版本_第1页
红楼梦的成书和版本_第2页
红楼梦的成书和版本_第3页
红楼梦的成书和版本_第4页
红楼梦的成书和版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红楼梦的成书和版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红楼梦》的作者、成书和版本一、曹雪芹“生于繁华、终于沦落”的一生二、成书:曹作高续《红楼梦》:《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三、版本:现存: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戚蓼生序本《石头记》、苏联列宁格勒藏本《石头记》、《乾隆抄本百二十回红楼梦稿》。1、“脂评本”:八十回钞本。评阅者署名不止一人,以脂砚斋、畸笏臾为最多,其他还有梅溪、松斋、立松轩、绮园、鉴堂、玉蓝坡、棠村等人。大多附有署名为脂砚斋的评语,所以简称为“脂评本”或“脂本”。脂砚斋:曹雪芹自己,史湘云。近亲嫡堂弟兄或从堂弟兄。畸笏:曹頫版

2、本2、程甲本、程乙本高鹗续补后四十回而成的一百二十回本,题为《红楼梦》,由程伟元以萃文书屋的名义,在1791年和1792年两次用活字排印出版。第一次印本称为程甲本,第二次印本对回目及内容作了调整和修订,称为程乙本。3.梦稿本抄本。一百二十回。书皮题:“红楼梦稿,已卯秋月,董二重订”。前八十回为评本。1959年发现,北京中华书局有影印出版,书名《乾隆抄本百二十回红楼梦稿》。《红楼梦》思想研究一、旧红学时代:乾嘉——五四前,索隐派为主1、最初:杂记随笔式评论、批注式评论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论述《红楼

3、梦》的思想意义和美学价值。生活本质是“欲”,文艺任务是“描写人生之苦及其解脱之道”。2、索隐派:探索幽微,寻找隐藏在小说人物和故事背后的“本事”或“微言大义”。观点有:影射明珠、和珅、傅恒、王子篡位等。王梦阮、沈瓶庵《红楼梦索隐》:顺治、董小宛蔡元培《石头记索隐》:吊明亡,揭清失,寓痛惜汉名士仕清之意。《红楼梦》思想研究二、新红学时代:五四后——解放,实验主义考证为主胡适《红楼梦考证》:作者曹雪芹,是他的自叙传俞平伯《红楼梦辨》:阐述新红学观点,认为后四十回作者是高鹗,观念是色空。《红楼梦》思想研究三、解放后:以马列

4、主义的历史观和文艺观研究,实用主义味浓1、《红楼梦》进步思想的阶级基础:市民说:邓拓,李希凡、蓝翎农民说:刘大杰地主阶级叛逆说:何其芳2、主题:李希凡:如实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破败,客观反映了封建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吴组缃:写了一个恋爱不能自由、婚姻不能自主的悲剧。蒋和森:人的美、爱情的美以及这种美的被毁灭四、当代红学六家:刘心武、胡德平、蔡义江、吕启祥、周思源、梁归智《红楼梦》之思想意义一、阶级斗争说与《红楼梦》以阶级斗争角度研究《红楼梦》的意见,把一部《红楼梦》归结为以宝、黛、钗爱情悲剧为线索,交织着三组

5、矛盾:一是以贾政为代表的封建正统思想和以贾宝玉为代表的叛逆思想的矛盾;二是封建贵族内部的矛盾;三是压迫者、剥削者与被压迫、被剥者之间的矛盾,即主奴之间的矛盾。《红楼梦》之思想意义二、从人性角度讨论《红楼梦》思想反对伪礼教,追求个性自由揭示人性弱点流露反满归汉的意识追求男女真情相对、婚姻自由普遍的人性问题,并无明显的古今中外之界限,用来讨论二百多年前专制独裁时代的作品,可能更接近历史真实。《红楼梦》之思想意义三、教材观点:1、写出了无可挽救的衰败望族后继无人虚伪的道德面纱难掩无数丑恶种种矛盾尖锐暴露经济拮据,难解困扰2

6、、赞美了依稀可见的光明贾宝玉、林黛玉、众多纯洁女性——表现了时代希望和人生的真善美《红楼梦》之思想意义贾宝玉:是有理想,有追求,热爱人生,贵族阶级的叛逆者。(1)鄙弃功名利禄(2)轻视封建伦常,反对男尊女卑(3)执着追求自由恋爱(4)平等待人,有较多的平等、民主思想《红楼梦》之思想意义林黛玉:明显具有反封建叛逆思想的贵族小姐(1)具有强烈的自尊与自强(2)纯洁、脱俗而富有诗人气质,“质本洁来还洁去”是她的人格追求(3)从不看重功名富贵,并把封建礼教的叛逆者贾宝玉引为知己(4)反对以“门当户对”、“父母之命”为条件的封

7、建婚姻,对有共同思想和情趣的爱情忠贞不渝《红楼梦》之思想意义薛宝钗:头脑清醒,内心充满矛盾的复杂的典型。(1)有聪明才智(2)但逆来顺受(3)受不幸遭遇*宝黛的爱情悲剧:木石前盟——金玉良缘——悲剧首先,宝黛爱情悲剧是一个社会悲剧。其次,宝黛爱情悲剧是个历史的悲剧。第三,宝黛爱情悲剧也预示着统治阶级的末路。红楼梦思想评价一、肯定评价:1、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中心,描写了存在于贾府内外错综复杂的矛盾。在这些矛盾的相互制约和发展中,描写了众多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揭示了一个贵族大家庭一步步走向衰亡

8、的历史命运。2、《红楼梦》描写了极其丰富复杂的社会内容,几乎触及到封建社会末期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所有重要方面,对腐朽的封建制度作了一个全面的总的批判。3、《红楼梦》以其对现实的反映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把中国古典小说的现实主义推向了最高峰。红楼梦思想评价二、思想局限:首先,曹雪芹揭露了封建制度的种种罪恶和弊端,但并不否定封建制度;对于贵族阶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