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

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

ID:39522705

大小:3.82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7-05

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_第1页
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_第2页
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_第3页
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_第4页
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体会古诗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2、了解诗中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的写法。3、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梳桐。蝉的头部的两根纯净的接连不断触须,形状像下露水的蝉鸣声垂的帽带。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凭借赏析:•文中的蝉带有什么样的喻意?•你能读出诗中“高”字的几重含义?•作者借本诗抒发何种议论?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明远播。•写作手法: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盛唐现实主义大诗人。其诗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因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人们称为“诗史”。他与李白并称为“李杜”,被人们誉为“

2、诗圣”,著有《杜工部集》。活动一:朗读诗歌理解内容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感情★理解内容: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大意。一只离群的孤雁,它不喝水不啄食,只是一个劲地飞着叫着,思念和追寻着它的伙伴。又有谁来怜惜这浩渺天空中的孤雁呢?然而它和雁群相失在云海弥漫间,它望尽天涯,仿佛伙伴们就在眼前;它哀鸣声声,好像听到了同类的呼唤,然而野鸦们全然不懂孤雁的心情,只顾在那里纷纷鼓噪不休。活动二:再读诗歌体会情感★诗人借孤雁要表达什么感情?这首咏物诗写于大历

3、初杜甫居夔州时。它是一首孤雁念群之歌,体物曲尽其妙,同时又融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咏物诗以曲为佳,以隐为妙,所咏之物是不宜道破的。杜甫则不然,他首联即唤出“孤雁”,而此孤雁不同一般,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地飞着,叫着,声音里透出:它是多么想念它的同伴!不独想念,而且还拼命追寻,这真是一只情感热烈而执着的“孤雁”。颈联境界倏然开阔。高远浩茫的天空中,这小小的孤雁仅是“一片影”,它与雁群相失在“万重云”间,此时此际的心情该多么惶急、焦虑,又该多么迷茫啊!此联以“谁怜”二字设问,这一问间仿佛打开了一道闸门,诗人胸中情感的泉流滚滚流出:“孤雁儿啊,我不正和你一样凄惶么

4、?天壤茫茫,又有谁来怜惜我呢?”诗人与雁,物我交融,浑然一体了。这孤零零的雁儿,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影子。颔联紧承上联,从心理方面刻画孤雁的鲜明个性:它被思念缠绕着,被痛苦煎熬着,迫使它不停地飞鸣。它望尽天际,望啊,望啊,仿佛那失去的雁群老在它眼前晃;它哀唤声声,唤啊,唤啊,似乎那伴侣的鸣声老在它耳畔响;所以,它更要不停地追飞,不停地呼唤了。这两句血泪文字,情深意切,哀痛欲绝。第四联,以野鸭反衬孤雁,表达诗人的爱憎之情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鸭们是全然不懂的,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无意绪”是孤雁对着野鸭时的心情,也是杜甫既不能与知己亲

5、朋相见,却面对着一些俗客庸夫时厌恶无聊的心绪。“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王风·黍离》),与这般“不知我者”有什么可谈呢?这是一篇念群之雁的赞歌,它表现的情感是浓挚的,悲中有壮的。它那样孤单、困苦,同时却还要不断地呼号、追求,它那念友之情在胸中炽烈地燃烧,它甚至连吃喝都可抛弃,更不顾处境的安危;它虽命薄却心高,宁愿飞翔在万重云里,未曾留意暮雨寒塘,诗情激切高昂,思想境界很高。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屑与“鸣噪自纷纷”的野鸭为伍,宁愿孤独追寻的高志志向。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诗人。字守愚,

6、宜春(今属江西)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和往还等唱,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烟雾弥散的荒地等级,类别又名巴丘湖,在洞庭湖东南祭祀娥皇,女英的庙离家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游子的衣袖。征:远行古代女子用螺黛画的眉宽阔首联:鹧鸪在温暖的烟雾弥漫的荒地上面嬉戏,只见它们五彩斑斓的羽毛那么整齐;看它们的行动举止,类别与平日活泼的山鸡相近。颈联:天空阴沉雨水淋漓的时候,从巴丘湖,洞庭湖东南湖边的青草地上经过,黄陵庙花瓣飘落,只

7、听鹧鸪的啼叫声音。颔联:身在异乡的客人刚一听到鸣叫,就不由自主抬起手臂,听任泪水沾湿衣袖,美丽的女子刚一听到鸣叫,开口唱和一曲充满相思情意的《山鹧鸪》,青黑色的眉毛黯然低垂。尾联:宽阔的湘江上鹧鸪叫声此起彼伏,同是不幸境遇的人们的情怀相交融,茂密的竹林丛中深处鹧鸪寻找温暖的巢穴,夕阳就要落山,带来悲凉的苦意。鹧鸪啼声,极似“行不得也哥哥”,故古人常借鹧鸪啼声抒发逐客游子之情。此诗吟咏鹧鸪,抒写了游子的乡愁旅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