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ppt

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ppt

ID:53735678

大小:812.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4-25

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ppt_第1页
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ppt_第2页
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ppt_第3页
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ppt_第4页
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诗三首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诵读欣赏学习目标1、正确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准节奏。2、感知诗歌形象特点,体味作者情感。3、学会诵读欣赏咏物诗的方法。4、熟读成诵。初读:《蝉》《孤雁》要求:(1)自由朗读2分钟;(2)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友情提示:节奏停顿的一般规律绝句:五言2-1-2七言2-2-3律诗:五言2-1-2或2-2-1;七言2-2-3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孤雁(唐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再读:《蝉

2、》《孤雁》要求:(1)自由朗读2分钟;(2)感知诗中形象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1)这首绝句从哪些方面写蝉的?(找关键词)(友情提示:可从声色形味、环境、品性等角度思考)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热情赞美(2)作者针对“蝉”的特点发表了什么样的议论?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能文辞,工书法,唐初书法家、文学家,官至秘书监。唐太宗曾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誉其为‘当代名臣,人伦准的”。知人论诗:借蝉抒怀托物言志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

3、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1)孤雁在干什么?(2)诗中的孤雁所体现的突出特点是什么?(一字概括)悲中有壮(3)诗中体现作者对孤雁情感的关键字是什么?《孤雁》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kuí)州期间。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长江出川,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故交零落,处境艰难,心中充满失意之感和哀伤之情。这首《孤雁》诗,表达的就是乱离飘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知人论诗:借雁抒怀融情于物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悲中有壮孤雁:怜爱野鸦:厌憎反衬诵读欣赏咏物诗:①读准

4、字音、节奏;②感知诗歌形象特点;③体会诗人思想情感,即所托之情,所言之志。《鹧鸪》郑谷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烟雾弥散的荒地等级,类别典故:屈原怀沙(抱石)的传说典故:湘妃哭竹的传说古代女子用螺黛画的眉宽阔游子的衣袖征,远行相近,相像齐整自主学习:鹧鸪(唐郑谷)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1、这首律诗所歌咏的形象是_____:首联写鹧鸪在__

5、__________嬉戏,五彩缤纷的________十分整齐,类别与_________相近;颔联写鹧鸪在“_____”、“_____”之时,在_________(地点)啼叫;颈联中“征袖湿”“翠眉低”以______、______的感受烘托出鹧鸪啼声之______;尾联写鹧鸪一“_____”一“____”,叫声如“___________”,让人联想起游子佳人的断肠相思;“湘江阔”、“_______”,使鹧鸪之声越发凄唳,景象也越发幽冷。2、这首诗重在表现鹧鸪啼声____,诗人借以抒写_______。所以,读该诗要读出离愁之感,读出________。鸟之哀啼人之哀情环境渲染侧面

6、烘托情景交融熟读成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