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解释不了的人体经络

现代科学解释不了的人体经络

ID:39563480

大小:21.3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6

现代科学解释不了的人体经络_第1页
现代科学解释不了的人体经络_第2页
现代科学解释不了的人体经络_第3页
资源描述:

《现代科学解释不了的人体经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科学解释不了的人体经络人体经络,既未能被肉眼观察到,又不能用解剖验证其存在,也未能用现代的科学理论解释其机理,从而经常被一些“相信”现代科学和无神论的人反对和抨击。经络是我国古人们经过数千年的实践所证实的客观“存在”或“现象”(参见:张灿玾。经络学说的形成原委及功能[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7卷5期:2-4)。而且,对于笔者,还有许许多多气功爱好者、中医人士,以及直接从事经络研究的科学家来说,经络是有实质存在的,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因为迄今很多的科学实验和客观事实已经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 其实,至今为止学术

2、界关于经络实质的争论,仅仅在于对经络其“实质”的合理解释,而没有争论经络的是否“存在”。换言之,经络的本质虽然无法用现代科学解释,但是对经络能够传导信息、某些穴位的刺激能够引起“靶器官”的反映、治疗疾病等等在科技界是基本没有异议的。而有一些人盲目打击经络的研究和其客观作用,无非是将经络的“无法解释”扭曲成“不是客观存在”,或者在不懂装懂而已。 当然,至于目前经络还没能得到准确的解释,这同现代科学的发展水平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都有一定的关系。在下一章还会有更加详尽的论述和探讨。 虽然经络的本质无法通过现代实证科学完全解释和描

3、述,但是那些可以侧面验证经络是客观存在之实体的证据已经有很多了。国内外许多学者先后从多个不同角度做了验证。下面首先简要罗列一些验证的方法,也许有许多专业术语不太易懂,不过在本节的末尾会比较详细的介绍其中比较典型的两种。 1973年,祝总骧教授重新发现了经络的普遍存在,而后的众多学者的重要发现是经络在皮肤表面的定位(约1mm宽度)和相应的生理、生化现象:隐性感传、低阻抗和高振动声,振动和增强脉搏,示踪物质的传输,发光和发热,Ca++浓度增加,刺激后产生高频振动和低频振动传导……(参见:瑞民,祝总骧。中国经络科学的现代化研究

4、[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0年2卷5期:23-26) 1983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的严智强等发现隐性循经感传线的皮肤表面的发光强度高于非经脉线皮肤。 1984年,北京301医院应用红外线热象仪记录到针刺时循经的温度变化。“八五”期间,天津中医学院的徐汤萍等应用先进的生物化学微电极技术在活体上检测经线的离子浓度和血气运行的关系。他们发现针刺动物或人体的经穴后,该经脉的其他穴位下组织液中的钙离子浓度上升幅度明显高于经脉外的对照点,这是经络运行血气作用在化学领域的重要发现。进而,北京炎黄经络研究中心与该院合作

5、,在动物EML重复验证,发现不但穴位,而且是经脉线的任一点在针刺后均有离子的动态变化。 从20世纪开始,国外也展开了多个角度的对经络的研究。德国的医学博士Dr.ReinholdVoll在50年代初,发展出一种电子检测仪器EAV(Electro-acupunctureaccordingtoVoll),成功的发现了当有微小电流通过时,穴位点处与相邻组织具有显著不同的电导。另一种类似的研究手指和脚趾的电导和电容的设备,AMI(ApparatusforMeridianIdentification,译为:经络确认设备),也得出了相

6、同的结论,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在日本科学家HiroshiMotoyama的著作中,《MeasurementofKiEnergyDiagnoses&Treatment:TreatmentPrincipleofOrientalMedicinefromanElectrophysiologicalViewpoints》(翻译为《气的测量,诊断和治疗:通过电子生理角度看中医的指导思想》),1977年人类科学出版社(HumanSciencePress)出版。 1985年法国的DeVernejoul利用伽玛照相技术,发现当放射性元素注入人

7、体某些穴位后,放射性循着传统的经络路线运行,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使用同位素跟踪照相机现象对经络进行的研究。 1983至1986年间,罗马尼亚的I.Dumitresku,德国的P.Mandely,巴西的N.Melhomens以高频高压辐射场的“基里安摄影术”为基础,对人体的能量系统进行研究,分别发展出了不同的“基里安诊病手段”。P.Mandely和俄罗斯K.G.Korotkov等人通过他们的“基里安诊病手段”验证了了穴位点处的不同特征。K.G.Korotkov于1995年将该基里安诊病手段改进为GDV技术(GasDischar

8、geVisualizationTechnique,气体电流可视化技术),从此使得基里安摄影技术更加实用。 1998年,韩国高等科学技术研究院电子科学系的Zang-HeeCho教授和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Irvine)的E.K.WONG等利用核磁共振功能成像(FMRI,Fun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