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1

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1

ID:39583104

大小:3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6

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1_第1页
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1_第2页
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1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文法学院行政管理08-1班杨娅0801070829)摘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曾几何时,从考上大学那一刻,就业的饭碗就已经拿稳了,即使

2、是农村的孩子也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据大学生创业网讯截至2009年7月1日已有415万大学毕业生落实去向,与去年同期相比就业人数增加44万人;2009年全国大学生就业率达68%,同比基本持平。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达611万人。”[1]与去年相比,就业率上升了,但剩下的将近200万人又何去何从,加上中国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依然是一个大大的难题。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即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

3、与社会需求的矛盾。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0年平均新增1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2]人口急剧增加,人人需要吃饭,就业岗位随之减了又减。其次,中国现在如前些年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般开始普及高等教育,随之高等教育大众化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但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问

4、题,即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发达地区存在较好的发展环境,大部分大学生都往那流动,以至竞争激力,而大部分不发达地区却存在职位闲置的现象。2,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太苛刻或者不够合理,对于一个刚入社会的青年,怎么去哪有几年的工作经验呢。还有大学生对用人单位的用人信息不胜了解,以至大学生盲目投应聘书,盲目上岗,找工作工作了解后才知专业与工作岗位有出入。3,高校在大学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比如,注重课本知识的教育,而忽视掉做人做事的教

5、育。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而轻视实践的培养。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介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调查显示,非常需要职业指导的大学毕业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了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只有1/3的人,有10%的人根本不知道学校有这样的机构。”[3]这说明大学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4,另外,大学生自身问题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追求高收

6、入,高层次的职业是每个寻追工作的大学生的标准,而他们仅仅是是看到工作的表面华丽,却未曾去思考那分工作是否适合我,是否有发展前景。如,“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中国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择上:选择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择乡镇企业、大中学校、集体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择上,选择大城市的有20.8%,而选择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4]还有,大部分大学生都会去竞争条件好,环境好的大城市,不愿去僻陋的山区。其次,大学毕业

7、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5,一个我们大学生很难很难改变的事实是,即户口问题。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用人单位都挂着“非本市户口免谈”的高标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

8、臂。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1,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符合实际的新就业观。抛弃只在大城市,沿海发达城市工作,抛弃只在国有大企业,国家行政部门等优后待遇工作的念头。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