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新稿(崔)

健康教育新稿(崔)

ID:39611431

大小:1.10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7-07

健康教育新稿(崔)_第1页
健康教育新稿(崔)_第2页
健康教育新稿(崔)_第3页
健康教育新稿(崔)_第4页
健康教育新稿(崔)_第5页
资源描述:

《健康教育新稿(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青年学生健康教育主讲人:崔伟副主任医师上课时间:第4-16周每周星期四晚上7:00开始考试时间:第17周共计:36学时学分:2分科学用脑大脑是人体最重要,最复杂,最精密的器官...人的大脑拥有140亿个神经细胞,重量有1400克左右,约占人体重量的2%~3%,而血液供应量却占全身的15%~20%1.健康与健康教育2.常见的心理疾病及其防治措施3.营养、运动、行为与健康4.学习、起居卫生及用药常识5.科学用眼及眼科常见病防治6.性知识、性心理、性与优生7.常见性传染病及其防治措施8.传染病的基础知识9.常见传染病及其防治措施10.常见病及其防治措施11.常见意外伤害及其现场处理课程简

2、介一、青年学生是国家、民族的希望二、当前青年学生中存在的健康问题1.心理健康问题精神紧张、焦虑,失眠、疲乏、记忆力下降等神经衰弱症状抑郁情绪。对自己缺乏信心。对前途尤其是择业感到苦闷,产生悲观、消极情绪价值观不平衡。人际关系问题。表现为害羞、内向、猜忌、嫉妒、人格障碍情感问题。性成熟期,感情丰富。校园自杀事件增多。多于交通意外和突发疾病。第一节健康教育的意义2.生活方式问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普遍存在于青年学生当中,但由于对健康的损害是逐渐形成的,常常不被重视。如缺乏运动、网络成瘾、生活不规律、盲目减肥、嗜好不健康饮食3.不良行为问题吸烟酗酒、吸毒性乱等。健康报曾报道,浙江CDC对某两

3、所综合性大学开展的“大学生性病、艾滋病关联知识、危险意识、性行为及态度的研究”显示,大学生群体已处于性病、艾滋病感染的危险之中,未婚先孕、流产、性病、艾滋病可能会成为未来大学校园的一个严重问题。三、加强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健康教育是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道德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务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原国家教委《大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教育部《高等学校医疗保健机构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学校应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四、健康教育的目标增进大学生的卫生知识,使其进一步了解健康的价值和意义,增强维护自身健康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提高自我保健和预防疾病的

4、能力;帮助大学生自觉选择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危险因素的影响,从而促进身心健康,改进生活质量。第二节健康的概念1984年WHO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躯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满状态。”世界卫生协会提出:人的健康应是“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健康是人的身体、心理、道德健康和对社会环境良好适应的总和。它既有生物学的特征,又具有社会学的特征。一、健康的各种定义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挑剔事务的巨细;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5.对一般性感冒和

5、传染病具有抵抗力;二、健康的十大标准6.体重适当,体形匀称,站立时头、肩、臀位置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头发有光泽而富有弹性,无头屑;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自如。三、健康的内涵临床医学和心理学一般称生理为身,心理为心、将二者合称为身心。(一)生理学上的健康身体发育基本成熟;性别特征明显,对异性兴趣增加;智力发育达到较高水平;对疾病有较好的免疫力;体格检查各器官未发现疾病;外表看来达到健康标准的6-10条。(二)心理学上的健康1.心理健康的意义是生理健康的重要保证;是青年学生正常学习、获取文化和社会知识的

6、重要保证;是青年学生克服消极情绪、塑造良好个性、发展健全的品格、获得精神文明和良好的行为能力的保证。生物学家巴甫洛夫说:忧愁、顾虑和悲观可使人得病;积极、愉快、意志坚强和情绪乐观可战胜疾病,更可使人强壮和长寿。2.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具有生命的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正常状态不平衡状态不健康状态三种状态3.正确理解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不能等同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是一种持续的不良状态,与偶然出现情况不同;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不是界线分明的两个对立面,而是一种连续状态,正常与不正常之间往往只是程度上的差异;心理健康的状态是一

7、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心理健康的标准每个人都可以达到更高层次;现代社会中心理健康问题相当普遍,要学会适时调整。(三)行为学上的健康行为学:机体在环境的影响下所引起的生理、心理反应。人的行为由其生物性和社会性共同决定,不仅依赖人的生理基础,而且依赖人的心理因素,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的活动。人的行为皆由其动机引发。危害健康的行为:包括致病行为和不良生活方式。基本健康行为避开环境危害促进健康的行为预警行为保健行为戒除不良嗜好亚健康定义: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状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