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扑炎痛

实验二 扑炎痛

ID:39615932

大小:6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7

实验二  扑炎痛_第1页
实验二  扑炎痛_第2页
实验二  扑炎痛_第3页
实验二  扑炎痛_第4页
实验二  扑炎痛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二 扑炎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二扑炎痛(Benorilate)的合成一、实验目的1.通过乙酰水杨酰氯的制备,了解氯化试剂的选择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2.通过本实验了解拼合原理在化学结构修饰方面的应用。3.通过本实验了解Schotten-Baumann酯化反应原理。二、实验原理扑炎痛为一种新型解热镇痛抗炎药,是由阿司匹林和扑热息痛经拼合原理制成,它既保留了原药的解热镇痛功能,又减小了原药的毒副作用,并有协同作用。适用于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痛,感冒发烧,头痛及神经痛等。扑炎痛化学名为2-乙酰氧基苯甲酸-乙酰胺基苯酯,化学结构式为:扑炎痛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mp.174~178℃,不溶

2、于水,微溶于乙醇,溶于氯仿、丙酮。合成路线如下:三、实验方法(一)乙酰水杨酰氯的制备在干燥的100mL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吡啶2滴,阿司匹林10g,氯化亚砜5.5mL,迅速按上球形冷凝器(顶端附有氯化钙干燥管,干燥管连有导气管,导气管另一端通到水池下水口)。置油浴上慢慢加热至70℃(约10~15min),维持油浴温度在70±2℃反应70min,冷却,加入无水丙酮10mL,将反应液倾入干燥的100mL滴液漏斗中,混匀,密闭备用,(二)扑炎痛的制备在装有搅拌棒及温度计的250mL三颈瓶中,加入扑热息痛10g,水50mL。冰水浴冷至5~10℃左右,在搅拌下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3、(氢氧化钠3.6g加20mL水配成,用滴管滴加)。滴加完毕,在8~12℃之间,在强烈搅拌下,慢慢滴加上次实验制得的乙酰水杨酰氯丙酮溶液(在20min左右滴完)。滴加完毕,调至pH≥10,控制温度在8~12℃之间继续搅拌反应60min,抽滤,水洗至中性,得粗品,计算收率。(三)精制取粗品5g置于装有球形冷凝器的100mL圆底瓶中,加入10倍量(w/v)95%乙醇,在水浴上加热溶解。稍冷,加活性碳脱色(活性碳用量视粗品颜色而定),加热回流30min,趁热抽滤(布氏漏斗、抽滤瓶应预热)。将滤液趁热转移至烧杯中,自然冷却,待结晶完全析出后,抽滤,压干:用少量乙醇洗涤两次(母

4、液回收),压干,干燥,测熔点,计算收率。(四)结构确证1.红外吸收光谱法、标准物TLC对照法。2.核磁共振光谱法。注释:1.二氯亚砜是由羧酸制备酰氯最常用的氯化试剂,不仅价格便宜而且沸点低,生成的副产物均为挥发性气体,故所得酰氯产品易于纯化。二氯业砜遇水可分解为二氧化硫和氯化氢,因此所用仪器均需千燥:加热时不能用水浴。反应用阿司匹林需在60℃干燥4h。吡啶作为催化剂,用量不宜过多,否则影响产品的质量。制得的酰氯不应久置。2.扑炎痛制备采用schotten-Baumann方法酯化,即乙酰水杨酰氯与对乙酰氨基酚钠缩合酯化。由于扑热息痛酚羟基与苯环共轭,加之苯环上又有吸电

5、子的乙酰胺基,因此酚羟基上电子云密度较低,亲核反应性较弱;成盐后酚羟基氧原子电子云密度增高,有利于亲核反应;此外,酚钠成酯,还可避免生成氯化氢,使生成的酯键水解。思考题:1.乙酰水杨酰氯的制备,操作上应注意哪些事项?2.扑炎痛的制备,为什么采用先制备对乙酰胺基酚钠,再与乙酰水杨酰氯进行酯化,而不直接酯化?3.通过本实验说明酯化反应在结构修饰上的意义。实验三扑炎痛的质量控制一、实验目的1.掌握质量控制在药物生产、研究中的重要意义。2.熟悉扑炎痛的质量控制方法。二、实验方法本品为4-羟基乙酰苯胺的乙酰水杨酸酯。按干燥品计算,含C17H15NO5不少于98.5%。性状:本

6、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本品在沸乙醇中易溶,在沸甲醇中溶解,在甲醇或乙醇中微溶,在水中不溶。熔点本品的熔点为177~181℃。鉴别:(1)取本品约0.2g,加氢氧化钠试液5ml,煮沸放冷,滤液加盐酸适量显微酸性。加三氯化铁试液2滴,即显紫色。(2)取本品0.1g,加盐酸5ml,煮沸,放冷,滤过,滤液显芳香第一胺类的鉴别反应。(3)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测定,在24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4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干燥品计算,吸收系数(E1%cm)为730~760。(4)本品的红外光谱与对照的图谱一致。检查:氯化物取本品2.0g,加水1

7、00ml,加热煮沸后,放冷,加水至100ml,摇匀,滤过,取滤液5ml,检查,与标准氯化钠溶液5ml制成的对照液的比较,不得更浓(0.01%)。有关物质取本品,加氯仿-甲醇(9:1)制成每1ml中含有40.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取本品与对乙酰氨基酚,加氯仿-甲醇(9:1)制成每1ml中含有0.4mg的溶液、80μg,与乙酰氨基酚8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1)、(2)和(3)。吸取上述四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二氯甲烷-乙醚-冰乙酸(80:15:4)为展开剂,展开后,凉干,置紫外灯(254nm)下观察,供试品溶液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