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册第八单元导学案

第五册第八单元导学案

ID:39622485

大小:14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07

第五册第八单元导学案_第1页
第五册第八单元导学案_第2页
第五册第八单元导学案_第3页
第五册第八单元导学案_第4页
第五册第八单元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册第八单元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单元教学整体设计单元内容八、年月日教学目标要求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各月及平、闰年的天数。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促进思维发展。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3.通过对历史年份的认识,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单元重、难点1.掌握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相互关系。.掌握24时计时法会计算一天以内经过的时间。教学设想1、教学目标的定位“年月日”是一节概念课,长期以来主要以教师讲解为

2、主,基于这种传统的教学设计,于是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大胆的定位于培养学生收集、思考信息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对信息的观察思考与探究使学生知道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各月的天数以及判断平闰年的方法,从而体现数学生活性和学生主体性的思想。2、教学策略的选择。(1)学习教材的选择与呈现。选择学生收集年月日方面的生活信息作为学习材料,既考虑了学生的生活知识基础,同时又突出了对概念进一步的理解与掌握,培养了他们数学思考和自主探究能力。(2)探究过程的组织。“认识、记忆大小月的天数”和“认识、判断平闰年的方法”是本节课的两个核心问题,首先,创设情境使学生充分的提供生活信

3、息,并把它作为学习的起点。其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探究新知。(3)练习的设计。在设计练习时,我们注意知识的综合性、生活性和开放性,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热情地参与进来,并获得不同的发展。(4)媒体的应用。课时安排本单元内容建议用4课时。武隆县第二实验小学三年级数学导学案(模式一)课题年,月、日课型新授课课时第1课时编写教师任名会使用教师使用时间教材解读学习目标1.经历收集、观察、统计等过程,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大、小月,知道1年有12个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2.通过学习交流,掌握每个月天数的记法。

4、3.通过年、月、日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重、难点掌握年、月、日的关系及大小月的记法。教法学法演示法 动手操作法教学准备课件,课前准备不同年份的年历并收集年月日的相关知识。教师导学(5分钟左右)教师学生个性化修改一、引入材107页有关年、月、日的主题图。提问:从图上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揭示并板书课题:年、月、日。这些都用到了年、月、日的。个体自学(10分钟左右)1.打开课本第108页的年历。自己看到了哪些信息?2.①1年有()个月。②把各月的天数填入下表:月份(月)合计天数(天)③有31天的月份是(),有30

5、天的月份是(),2月有()天。1.拿出自己收集的有关有关年、月、日的知识。2、自己收集整理。完成作业。交流助学(15分钟左右1、从这张年历表中,你发现了什么?(各月的天数并不完全一样,1个月最多的有31天,最少的有28天,有31天的月份比有30天的月份多等等。2、小组交流:认识大月、小月。①1年中有31天的是哪几个月?②1年中有30天的是哪几个月?请你猜一猜:31天的月份叫什么?30天的月份叫什么?③还有一个月份,既不是31天也不是30天,你们知道是哪个月吗?(3)巧记大月、小月①介绍“拳头记忆法”:教师边演示,边口头讲解用拳头记忆大、小月的方法

6、,要求学生边看、边听、边跟着学。②教师还可以提供以下儿歌让学生选择记忆。如:“7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要找大月请记住,七、八两月换着数,七月以前找单数,八月以后找双数。”“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教师:记大、小月的方法有很多,你认为哪一种适合你,就用哪一种方法。1.说说1克有多重,感觉咋样?2.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大约重1克。练习促学(10分钟左右)1.完成相应的练习。2.交流填写的理由提升延学(5分钟左右)1.引导学生比一比,算一算2.让学生说思考过程3.补充说明1.比一比算一算下列三种水果各重多少克?西红柿+土豆=160

7、g西红柿+香蕉=300g土豆+香蕉=260g西红柿重()g香蕉重()g土豆重()g2.给同伴介绍自己的思考过程。板书设计克的认识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克用g表示武隆县第二实验小学三年级数学导学案(模式一)课题千克的认识课型新授课课时第2课时编写教师饶川霞使用教师使用时间教材解读1.例2认识质量单位“千克”。通过两袋500克的碘盐引入1千克的质量单位,理解千克和克的进率是1000。2.用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等方式,具体感受1千克的质量,再通过“填一填”进行单位换算,在换算过程中加深对千克的理解。学习目标1.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

8、千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千克”的概念。2.掌握克与千克的进率,能进行简单换算。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与操作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