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虚实手法

古典诗歌虚实手法

ID:39632601

大小:414.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7-07

古典诗歌虚实手法_第1页
古典诗歌虚实手法_第2页
古典诗歌虚实手法_第3页
古典诗歌虚实手法_第4页
古典诗歌虚实手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典诗歌虚实手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典诗词鉴赏艺术手法诗歌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古诗更是我国诗歌史上的瑰宝,所以我们要分析鉴赏它。从而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近年来高考一直把古诗的分析鉴赏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查内容,其对诗歌鉴赏的要求是: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方式、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这一节课我们来讨论诗歌的表达技巧,通过我们的讨论,希望达到下列目标:初步掌握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这节课我们用分类举例的方法进行,将表达技巧分为三类:常见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2、)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王昌龄《闺怨》春思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转换记叙角度全篇诗人都站在思妇角度,思妇的所看所想,思妇的细致心理活动,甚至思妇与春风“无理而妙”的对话,无不笼于笔端。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意见。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

3、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景物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动静关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虚实结合柳永《雨霖铃》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

4、,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1)直接抒情:不借助任何物,直接抒发情感。《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间接抒情:把情感寄予在描写景和物中,间接含蓄抒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最后完全消失,滚滚的江水有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借景抒情:仔细体味描写的景物中蕴含的深层情感。寓情于景:诗人怀着特有的情感去看眼前景象,这种景象自然带上了诗人情感

5、的色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雨》乐景乐情哀情哀景[例]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触景生情-以景衬情情景关系缘情写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助松、竹、梅、菊、柳、山、月等体现人的思想情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表达方式综合练习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提问: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

6、记叙、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听到友人被贬后的愤慨与哀怨之情。修辞手法双关、比喻、排比、通感、拟人、对比、借代、夸张、对偶、衬托、设问、反问、反复、互文等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借代)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春色是作用于人的视觉的,而“闹”是作用于人的听觉的,“春意闹”使视觉听觉相通,是通感的手法,把盎然的春意表现的更生动、更真切。拟人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物、事表现的更生动、更形象的特点。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

7、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嫌”、“故”使穿树飞花的春雪具的灵性,给全诗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衬托:正衬、反衬衬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古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首词主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的地位——正衬。《鹊桥仙》(陆游)“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以“静”突出杜鹃悲切的叫声——反衬。侧面烘托诗人在写景时,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入手,以对侧面景物的描写

8、来达到反映主题的效果,即是侧面烘托。析】本诗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石头城(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赋比兴我国古典诗歌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