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物与环境第一讲种群和群落学案

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物与环境第一讲种群和群落学案

ID:39649413

大小:633.77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7-08

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物与环境第一讲种群和群落学案_第1页
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物与环境第一讲种群和群落学案_第2页
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物与环境第一讲种群和群落学案_第3页
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物与环境第一讲种群和群落学案_第4页
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物与环境第一讲种群和群落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物与环境第一讲种群和群落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讲 种群和群落[考纲要求] 1.种群的特征(Ⅰ) 2.种群的数量变化(Ⅱ) 3.群落的结构特征(Ⅰ) 4.群落的演替(Ⅰ)[知识主干·系统联网]              理基础 建网络 回扣关键知识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80页■高考必背——记一记1.记住种群特征的4个关键点(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3)年龄组成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4)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2.与种群的数量变化

2、有关的核心点(1)K值不是一成不变的,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值会下降;反之,K值会上升。(2)最大捕捞量≠最大日捕捞量①种群数量达K/2时及时捕捞可以获得可持续利用的最大捕捞量但不能获得最大日捕捞量。②种群数量达K值时捕捞可获得最大日捕捞量。3.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类型的主要差异是环境阻力不同,“S”型曲线的开始部分并非23“J”型曲线。4.有关群落的结构特征及演替的知识点(1)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有:①群落内部因素;②外界环境因素;③人类活动。(2)演替的结果:并不是所有的群落都能演替成森林。(3)演替并不是“取而代

3、之”: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4)演替是“不可逆”的: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易混易错——判一判1.判断下列有关种群特征和数量变化叙述的正误(1)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2018·全国卷Ⅰ)(√)(2)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2017·江苏卷)(×)(3)采集蚂蚁的方法是样方法。(2015·北京卷)(√)(4)计数酵母菌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5)

4、可以使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蛙卵的密度。(2016·江苏卷)(×)(6)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7)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应设空白对照排除无关变量干扰。(×)2.判断下列有关群落结构和演替叙述的正误(1)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2017·江苏卷)(√)(2)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捕食关系。(2017·江苏卷)(×)(3)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一。(2016·海南卷)(√)(4)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2016·海南卷)(√)(5)群落是由空气、水和生

5、物组成的。(2016·海南卷)(×)[高频考点·融会贯通]               析考点 做题组 攻破热点难点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81页23考点一 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真题试做·明考向]1.(2017·高考全国卷Ⅰ)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种群数量数学模型的分析及应用。由

6、图可知,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种群增长率先增加而后减小,当增长率减小至0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即达到了S型增长的K值;为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应使该种群维持在较高的增长率,故选择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开始捕获,每次捕获后家畜种群仍可以保持较大的增长率,D正确。答案:D2.(2017·高考全国卷Ⅲ)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某陆生植物种群

7、的个体数量较少”,在用样方法调查时,选取的样方过小,可能导致收集到的数据较少,偶然性较大,因此需要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或者增加样方的数量,C、D错误。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不需要对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A错误。答案:B3.(2017·高考全国卷Ⅱ)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23(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型。(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

8、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理论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