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4月阶段性练习(一模)试题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4月阶段性练习(一模)试题

ID:39695360

大小:134.5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09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4月阶段性练习(一模)试题_第1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4月阶段性练习(一模)试题_第2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4月阶段性练习(一模)试题_第3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4月阶段性练习(一模)试题_第4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4月阶段性练习(一模)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4月阶段性练习(一模)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4月阶段性练习(一模)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钱穆①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虽是我早年已屡次讲到,惟到最近始澈悟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数日中,专一玩味此一观念,而有澈悟,心中快慰,难以言述。我深信中国文化对世界人类未来求生存之贡献,主要亦即在此。②中国文化过去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对“天”“人”关系的研究。中国人喜欢把“天”与“人”配合着讲。我曾说“天人合一

2、”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世界人类最初碰到的困难问题,便是有关天的问题。我曾读过几本西方论述古人所讲有关“天”的学术性的书,真不知从何讲起。西方人喜欢把“天”与“人”离开分别来讲。换句话说,他们是离开了人来讲天。这一观念的发展,在今天,科学愈发达,愈易显出它对人类生存的不良影响。③中国人是把“天”与“人”和合起来看。中国人认为“天命”就表露在“人生”上。离开“人生”,也就无从来讲“天命”。离开“天命”,也就无从来讲“人生”,所以中国古人认为“人生”与“天命”最高贵最伟大处,便在能把他们两者和合为一。离开了人,又从何

3、处来证明有天?所以,中国古人认为一切人文演进都顺从天道来。违背了天命,即无人文可言。“天命”“人生”和合为一,这一观念,中国古人早有认识。④我以为“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文化最古老最有贡献的一种主张。西方人常把“天命”与“人生”划分为二,他们认为人生之外别有天命,显然把“天命”与“人生”分作两个层次、两次场面来讲。如此乃是天命,如此乃是人生。“天命”与“人生”分别各有所归。此一观念影响所及,则天命不知其所命,人生亦不知其所生,两截分开,便各失却其本义,决不如古代中国人之“天人合一”论,能得宇宙人生会通合一之真相。所以,西

4、方文化显然需要另有天命的宗教信仰,来作他们讨论人生的前提。而中国文化既认为“天命”“人生”同归一贯,并不再有分别,所以中国古代文化起源,亦不再需有像西方古代人的宗教信仰。在中国思想中,“天”“人”两者间,并无“隐”“现”分别。除却“人生”,你又何处来讲“天命”?这种观念,除中国古人外,亦为全世界其他人类所少有。⑤我常想,现代人如果要想写一部讨论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书,莫如先写一本中国古代人的天文观,或写一部中国古代人的天文学,或人文学。总之,中国古代人,可称为抱有一种“天即是人,人即是天,一切人生尽是天命”的天人合一观。这一

5、观念,亦可说即是古代中国人生的一种宗教信仰,同时也是古代中国人主要的人文观,亦是其天文观。如果我们今天亦要效法西方人,强要把“天文”与“人生”分别来看,那就无从去了解中国古代人的思想了。即如孔子的一生,便全由天命,细读《论语》便知。若孔子一生全可由孔子自己一人作主宰,不关天命,则孔子的天命和他的人生便分为二。离开天命,专论孔子个人的私生活,则孔子一生的意义与价值就减少了。就此而言,孔子的人生即是天命,天命也即是人生,双方意义价值无穷。换言之,亦可说,人生离去了天命,便全无意义价值可言。⑥人生之所以异于万物者,即在其能独近于

6、天命,能与天命最相合一,所以说“天人合一”。此义宏深,又岂是人生于天命相离远者所能知?果使人生离于天命远,亦同于万物,与万物无大相异,亦无足贵矣。故就人生论之,人生最大相标、最高宗旨,即在能发明天命。孔子为儒家所奉称最知天命者,其他自颜渊以下,其人品德性之高下,即各以其离于天命远近为分别。这是中国古代论人生之最高宗旨,可说是我中华民族论学分别之大体所在。⑦以过去世界文化之兴衰大略言之,西方文化一衰则不易再兴,而中国文化则屡仆屡起,故能绵延数千年不断,这可说,因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自古以来即能注意到不违背天,不违背自然,且又

7、能与天命自然融合一体。我以为此下世界文化之归趋,恐必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宗主。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以前对“天人合一观”没有认识清楚,今天才真正了解了它的本质意义。B.作者认为,“天人合一”观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起点和终点。C.中国文化过去对世界人类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对“天”“人”关系的研究。D.迄今为止,人类碰到的最大的困难,便是有关天的问题,即人与天的关系问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第一段,通过自己前后的认识对比,简要地说明了对“天人合一观”的

8、认识有时不是一步可以到位的。B.第三段采取了因果论证和反面论证的方式,阐述了中国人对天命与人生的认识远比西方早且深刻。C.文章第四段中,作者指出了中国与西方在有关认识问题上的不同,及可能导致的错误观点。D.本文逻辑严密,说理清楚,有事实,有根据。论证语言言简意赅且有雅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