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样品的制备》PPT课件

《薄膜样品的制备》PPT课件

ID:39697519

大小:763.1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7-09

《薄膜样品的制备》PPT课件_第1页
《薄膜样品的制备》PPT课件_第2页
《薄膜样品的制备》PPT课件_第3页
《薄膜样品的制备》PPT课件_第4页
《薄膜样品的制备》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薄膜样品的制备》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1-1概述(2)薄晶电子显微分析:60年代以来:因高性能电子显微镜、薄晶样品制备方法及电子衍射理论的发展,晶体薄膜电子显微分析已成为材料微观组织、结构不可缺少的基本手段。90年代透射电镜,用于观察薄晶样,其晶格分辨率已达0.1nm,点分辨率为0.14nm。薄晶电子显微分析:①能直接清晰观察内部精细结构,发挥电镜高分辨率的特长;②还可结合电子衍射,获得晶体结构(点阵类型、位向关系、晶体缺陷组态和其它亚结构等)有关信息。1§11-1概述(3)若配备加热、冷却、拉伸等特殊样品台,还能在高分辨下进行材料薄膜的原位动

2、态分析,用于研究材料相变和形变机理,揭示其微观组织、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内在关系。迄今为止,只有利用薄膜透射技术,方能在同一台仪器上同时对材料的微观组织和结构进行同位分析。2第二节 薄膜样品的制备3一、薄膜样品应具备的基本要求(1)1.薄膜样对电子束须有足够的“透明度”。电子束的穿透能力和加速电压有关。当U=200kV时,可穿透500nm厚的铁膜;当U=1000kV时,可穿透1500nm厚的铁膜。从图像分析角度来看:①样品较厚,膜内不同层上的结构细节彼此重叠而互相干扰,得到图像复杂,难以进行分析。②样品太薄,表面

3、效应明显,组织、结构有别于大块样品。因此,不同研究目的,样品厚度选用应适当。对一般金属材料,样品厚度都在500nm以下。4一、薄膜样品应具备的基本要求(2)2.薄晶组织结构须和块样相同,样品制备时,组织结构不变。①直接使用薄膜:只有少数情况(光学或电子器件)。②大块体:占绝大多数。工程材料大都是以块体形式被制造、加工、处理和应用,观察分析用薄晶,应代表大块体固有性质。大块样品须经一系列不致引起组织、结构变化方法,逐步减薄到电子束能穿透的厚度。特别在最后减薄,只能用化学或电化学等无应力抛光法,以减少机械损伤或热损

4、伤。但也不能完全保持原有状态。5一、薄膜样品应具备的基本要求(3)3.薄膜应有较大透明面积,减薄应尽可能均匀。以便选择典型的视域进行分析。4.薄膜样品应有一定强度和刚度。在制备、夹持和操作过程中,在一定的机械力作用而不会引起变形或损坏。5.在制备样品时,不允许表面产生氧化和腐蚀。因氧化和腐蚀会使样品的透明度下降,并造成多种假像。6透射样品制备工艺示意图从块料制备金属薄膜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骤:7二、薄膜制备工艺过程(1)1、从实物或大块试样上切割厚度为0.3~0.5mm的薄片。导电样品:电火花线切割法,应用最广泛,

5、切割损伤层较浅,且可在后续磨制或减薄中去除。不导电样品:用金刚石刃内圆切割机切片,如陶瓷等。8超声波切割机:对半导体、陶瓷、地质等脆性薄片材料进行切割。切割厚度:<40um~5mm(1cm、2cm也都可)直径:Ф3mm9二、薄膜制备工艺过程(2)2、样品薄片的预减薄。预减薄方法:机械抛光法和化学抛光法。①机械抛光减薄法:经切割后的薄片样品由手工两面研磨、抛光,砂纸从粗到细减薄到一定厚度。除脆性材料外,可用专用冲片机冲成Ф3mm的圆薄片。10再用粘接剂粘在样品座上,用专用磨盘在水砂纸上研磨减薄至70~100μm。

6、硬材料:减薄至约70μm;软材料:100μm。11手工磨制时应注意:样品应平放,用力适中均匀,避免过早出现边缘倾角,并充分冷却。更换一次砂纸用水彻底清洗样品,当减薄到一定程度,用溶剂溶化粘接剂,使样品脱落,再翻个面研磨减簿,直到规定厚度。12磨料的类型和尺寸科学做法:针对具体材料用去除率高,形变损伤小的磨料。常用水砂纸:Al2O3、SiC、金刚石。水砂纸颗粒度:SiC:P1500#(粒度12.6μm),P2000#(粒度10.3μm),P5000#(3.5μm)。金刚石涂层砂纸:30μm→20μm→9μm→5μ

7、m→3μm→1μm顺序:1500#→P2000#→5000#→1μm(金刚石膏)13抛光:即使手工研磨用力不大,也有μm级厚损伤或变形硬化层,故还需进行表面抛光。抛光目的:去除试样表面磨痕、损伤或变形硬化层。抛光垫上磨料颗粒在抛光中能上下起落,其作用力不足以产生磨痕。抛光垫示意图14抛光后清洗干净,在加热炉上翻面。最终厚度控制在70-80μm以内,Si材料可磨到50μm以下。15二、薄膜制备工艺过程(3)②化学抛光减薄法:把切割好的金属薄片放入配制好的化学试剂中,使它表面受腐蚀而继续减薄。合金中各相的腐蚀倾向是

8、不同的,故应注意减薄液的选择。化学减薄法:具有速度很快,表面无机械损伤、形变硬化层等优点,减薄后厚度可控在20~50μm。抛光液:包括三个基本成分,即硝酸或双氧水等强氧化剂用以氧化样品表面;还有另一种酸用于溶解该氧化物层。因试样表面突起处反应速率快,从而达到抛光减薄的效果。16二、薄膜制备工艺过程(4)常用的各种化学减薄液的配方:表11-1化学减薄液的成分17二、薄膜制备工艺过程(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