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教育不公平现象及对策.感想资料

审视教育不公平现象及对策.感想资料

ID:39709711

大小:4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09

审视教育不公平现象及对策.感想资料_第1页
审视教育不公平现象及对策.感想资料_第2页
审视教育不公平现象及对策.感想资料_第3页
审视教育不公平现象及对策.感想资料_第4页
审视教育不公平现象及对策.感想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审视教育不公平现象及对策.感想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当今世界,我国社会存在着一个很严重的现象,那就是教育不公平现象。教育不公现象相当严重,人们能普遍地感受到,它与每个家庭的利益关系太直接;因为它对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对社会的和谐影响太大。尽管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免费义务教育和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基本上做到了不管贫富如何悬殊,孩子们义务教育阶段都能有书读。但是,由于社会发展中诸多新情况、新问题的发生,特别是因为教育资源配置的严重差异,仍然造成了教育的众多不公平。中国的教育不公平至少有以下五方面的问题需要给予重视和解决。1、地区和城乡差距造成教育不公平Eg:目前,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的明显拉大,使得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

2、均衡,造成了教育不公平。2009年《求是》杂志报道过20个地市的农民人均收入,上海浦东和江苏昆山是12000元,甘肃定西是1800元,仅农民之间收入就差7倍以上。据了解,一些地市之间的人均财政收入差高达10-50倍左右,在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情况下,因县财政困难,必然造成教育的困难。表一普通中小学在校人数按城镇、农村的比例(%)普通高中普通初中普通小学城镇农村城镇农村城镇农村199040.3059.7021.6078.40199584.1315.8742.9057.1029.5070.50199886.0313.9742.1657.8432.3567.652、制度设计偏

3、颇造成的教育不公平一是就近入学存在问题。义务教育应该就近入学,但是就近的学校是优质学校,如果不拿钱,即便学校守在家门口也不能入学。广大农村的孩子,因为要就近入学必须在乡下读初中,不能进城市念好的学校。有些地区虽然有优质学校想挖优秀学生,但当地学校又不允许,这也给孩子就读造成不公平。二是高考(论坛)录取制度存在问题。我们一些大城市的学校是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通过剪刀差,从农村聚钱、借助全国一盘棋发展起来的,还有些名校是老祖宗留下的。但是,现在的招生制度并非凭分数择优录取。而是给各地方发放名额,在分配名额时,又不考虑人口和生源多少。三是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严重不均问题。高等教育资

4、源配置严重不均,给不少省区的高考带来很大困难。以河南为例,全国每1000万人拥有普通高校14.22所,河南却不到9所;全国本科与专科在校生之比为6:4,而河南仅为4.5:5.5,本科在校生,同全国差距甚大。3、学生家庭收入过低造成的受教育不公平政府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免费入学的政策,使得义务教育阶段人人可以入学的目标基本实现。但是,由于一些学生家庭贫困,再加上高中、大学收费偏高,仍然造成一些贫困学生面临上高中、大学的困难。特别是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家庭收入低的孩子明显减少。4、政府规定执行不力造成的教育不公平5、农民工的城市化政策缺失造成的教育不公平对我国教育不公平现状,下面

5、从地区差别、城乡差别、性别差别、民族差别、阶层差别进行陈述。一、地区差别与民族差别  中国是世界上地区差异特征最显著的国家之一。胡鞍钢等人的研究认为[iii],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地区差异比发达国家历史上出现过的最大值还要大。而且,“八五”期间出现了地区经济发展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同时呈扩大的趋势。各地人均GDP相对差距呈扩大趋势,最富地区与最穷地区人均GDP相对差距出现扩大趋势,各地区人均GDP绝对差距进一步扩大,最富地区与最穷地区人均GDP绝对差距进一步扩大。另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7年,东部、中部、西部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1.45:1:1.04和1:0.75:

6、0.63。这是认识我国社会公平习题的一个基本背景。在这一背景下,各地的教育差距十分明显,而且最发达地区和最贫困地区之间的差距仍在加大。1998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6.47%、81.87%、和42.26%。据上海教科院智力所的研究,我国义务教育的差异度可分五类地区:A类为北京、上海、天津;B类为辽宁、江苏、浙江、广东。而最差的E类地区包括宁夏、甘肃、云南、贵州、青海、西藏。1994年,以上三类地区人均GDP之比为5.6:2.9:1,当年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之比为3:2:1,与1988年的2.8:1.5:1相比,明显呈加大趋势。  全国

7、55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4%(1991年),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该数据为8.41%。比较而言,少数民族学生在各类学校中在校生的比率不低,但发展极不平衡。特别是西部偏远地区一些人口较少的民族,师资短缺,经费不足,普及义务教育都遇到极大困难。  二、城乡差别与性别差别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我国城镇人口所占比例为26.23%,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该比例为28.85%,1997年10月,达29.92%。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我国城镇人口占39.78%。比1990年增加了9.86个百分点。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