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反复朗读》PPT课件

《通过反复朗读》PPT课件

ID:39728386

大小:1.11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7-10

《通过反复朗读》PPT课件_第1页
《通过反复朗读》PPT课件_第2页
《通过反复朗读》PPT课件_第3页
《通过反复朗读》PPT课件_第4页
《通过反复朗读》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过反复朗读》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雨 霖 铃(1)通过反复朗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2)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3)鉴赏意象,掌握婉约派的特点;对对联上联乌云漫卷天尽沙(天净沙)下联狂风大作雨淋淋(雨霖铃)听音乐李叔同《长亭送别》作者简介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少年时去汴京应试,经常跟歌伎们一道生活,狂放不羁。仁宗皇帝闻其名,说:“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仕宦!”且去填词,遂落第。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后在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流浪了一个时期。景佑元年,方进士及第。曾任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卒于襄阳,死之日,家无余财,群伎合葬之于南门外。凡

2、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代表作《望海潮》《雨霖铃》赏读全文朗读正音体会本词的感情基调这是一首离别词,词作者自始至终都沉浸在凄凉哀婉的感情中概括上下阕上阕写恋人相别,依依不舍,有深深离愁;下阕写别后想象,孤独痛苦,有无限伤情。思考1.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2.哪些句子抒写了作者的感情?3.怎样理解“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起首句已给全诗定下了基调:“凄切”。“都门畅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极

3、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欲饮无绪,欲留不能,依依不舍,难舍难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句写情态。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流泪眼看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诗人想到前路茫茫,自己将越走越远,离心爱的人越来越远,心越来越苦,愁思也越来越深。全句写景,又全句写情。一望无际的海面,远处山色朦胧,海面上层层灰蒙蒙的雾气升腾,整副画面是灰色调。惆怅伤感寒蝉长亭骤雨帐饮无绪泪眼相看难分难舍千里烟波楚天辽阔惆怅伤感环境悲凉离别难上阕: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融情入景虚实相生)“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

4、落清秋节”“伤别离”点名这首词的主旨。“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又推进一层,更何况我正在这冷落凄凉的秋季,多么难以忍受!愁意浓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把杨柳、风、残月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情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酒醒伤情“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惨不成欢夹岸杨柳晓风残月酒醒伤情好景虚设风情难言惨不成欢思念苦下阕:想象中的别后情景(以情

5、带景情景交融)伤离别甚于常情愁意浓浓1.景语:寒蝉、长亭骤雨初歇烟波暮霭晓风残月勾勒环境渲染气氛别后去向别后情景离别前别后2.情语:都门帐饮执手相看清秋伤别良辰好景虚设情事情态点旨别后生活离别时别后3.景物描写作用:对长亭晚——不忍离别,唤起“留恋处”骤雨初歇——必得离别,逼出“兰州催发”矛盾心态“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哀景写哀“良辰好景虚设,千种风情”:孤寂、痛苦1、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手法;2、虚实相济的手法。总结归纳:赏析名句:1.把杨柳、风、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温

6、庭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关于杨柳和月:关于风:“原为西南风,长逝人君怀”——曹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关于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琵琶行》几个地方写到月: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关于风:古语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晓风轻拂,带来的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请沙白鸟飞回。”2.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特定的时刻里——“酒醒”之后“醉不成欢惨将别”——白居易

7、“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李清照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B.“绿肥红瘦”中的“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 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冷。C.这首词从一般的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念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答案(D)选择题:1. 下列著名词作家均属于婉约派的

8、是:A.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姜夔B.李煜、苏轼、陆游、辛弃疾C.苏轼、陆游、温庭筠、李煜D.柳永、李清照、陆游、辛弃疾答案:(A)凤栖梧 柳永伫倚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