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5.3.2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2》--教学设计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5.3.2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2》--教学设计

ID:39787263

大小:8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11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5.3.2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2》--教学设计_第1页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5.3.2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2》--教学设计_第2页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5.3.2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2》--教学设计_第3页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5.3.2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2》--教学设计_第4页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5.3.2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2》--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5.3.2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2》--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课时课题:5.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2)课型:新授课年级:七年级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简单图形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2.探索并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有关性质.3.应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4.会用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学重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有关性质.教学难点:用尺规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并用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本知识,准备一张纸、直尺、圆规、铅笔.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活动内容: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2.下列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预期效果:所有同学都能清楚什么是轴对称图形找出对称轴,为学习线段做了很好的铺垫.设计意图:使学生对小学学过的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进一步加深印象,熟悉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为本节课学习做铺垫.二、合作探究、探索新知活动内容:学生作品呈现:多彩的脸谱,美丽的蝴蝶、飞机……,一片迷人的景色.出示课题:《简单的轴对称图形(2)》预期效果:通过观察,学生对角和线段有了初步的感知.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轴对称图形上节课学过,所以引入即可.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特点,(建筑物门、塑料盒、金字塔、建筑物房顶)通过观察得知,每幅图形中都有线段,引出

3、课题.三、学以致用,能力提升探索1:探索线段的对称性: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你能找出它的一条对称轴吗?这条对称轴与线段存在着什么关系?活动内容:按下面的步骤做一做:⑴在纸上画一条线段AB,对折AB使点A,B重合,折痕与AB的交点为O;⑵在折痕上任取一点M,沿MA将纸折叠;⑶把纸张展开,得到折痕MA和MB.问题思考:⑴MO与AB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⑵AO与BO相等吗?MA与MB呢?能说明你的理由吗?⑶在折痕上移动M的位置,结果会怎样?注意事项:教师鼓励学生在操作中尽可能多的探索等腰三角形线段的特征,并尽量运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既可以根据折叠过程

4、中某些线段或角重合说明,也可以运用全等来说明.教师适时的引导,学生的动手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概括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实验结论:⑴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有两条:一条是线段AB本身所在的直线;另一条是CD,它垂直于AB又平分AB,称作AB的垂直平分线.⑵无论M点取在直线的何处,线段MA和MB都重合.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垂直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⑷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预期效果:本小节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来获取线段垂直平分线

5、的有关知识,用纸张进行折叠活动使学生真正的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课堂气氛变得生动而活泼.注意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按照研究角的思路独立探索线段的轴对称性.与上面一样,学生在说明理由时,既可以根据折叠过程中线段重合来说明,也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全等来说明.在折纸的基础上,通过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三个环节使学生在充分实践及思考的基础上,来学习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概念.使知识在传授的过程中达到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教育教学效果.探索2:尺规作图活动内容:例1如图,已知线段AB,请画出它的垂直平分线.1、多媒体展示历史上用直尺和圆规

6、画出的美妙图形,介绍相关数学史.2、学生首先进行自学,然后请两位同学到背板板演,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进行尺规作图.教师适时强调写出规范的己知、求作.完后各小组互相检查,教师再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强调纠正,加深学生对作法的理解和掌握.3、各小组讨论:为什么所作的直线就是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设计意图:尺规作图能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习惯、严密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尺规作图既能展现数学美,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尺规作图有着许多规范的作图语句,这些规范作图语句的使用,既可以避免在考试中出现不必要的失分,也能培养学生规范的书面表达能力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四、

7、结合所学,拓展思维活动内容:1.已知,点C在直线l上,试过点C画出直线l的垂线.能否利用画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方法解决呢?试试看,完成整个作图.2.已知,如果点C不在直线l上,试和同学讨论,应采取怎样的步骤,过点C画出直线l的垂线?预期效果:大部分学生都能自己完成,有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以完成.设计意图: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大胆尝试,使学习变得有乐趣,在探索中理解简单轴对称图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五、提高练习,学以致用活动内容: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1.在△ABC中,BC=10,边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点E,D,BE=6,求△BCE的周长

8、.2.如图,AB是△ABC的一条边,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E,并交BC于点D,已知AB=8cm,B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