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流检测技术—简化

涡流检测技术—简化

ID:39815602

大小:533.01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7-12

涡流检测技术—简化_第1页
涡流检测技术—简化_第2页
涡流检测技术—简化_第3页
涡流检测技术—简化_第4页
涡流检测技术—简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涡流检测技术—简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9讲涡流检测技术韩赞东1与涡流检测有关的材料的性质:材料的导电性相关知识:电导率、电阻等。材料的磁特性抗磁性物质:使磁场减弱的物质,磁化率为负。如金、银、铜。顺磁性物质:使磁场略有增强的物质,磁化率为正。如空气、铝、铂。铁磁性物质:使磁场剧烈增加的物质,磁化率为正。如铁、镍、钴。涡流检测的理论基础2磁化曲线:铁磁性材料的磁化曲线如右图所示。磁化强度M:用来描述材料的磁化状态:单位体积内所有磁矩的矢量和。涡流检测的理论基础3涡流检测相关技术电磁感应现象如右图法拉第电磁应定律:图b中的电磁感应电动势:4涡流检测相关技术:自感与互感自感:线圈中通过交流电时,其所

2、产生的交变磁通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互感:当通有电流I1和I2的两个线圈接近时,线圈1中的电流I1所引起的变化的磁通会在线圈2中引起感应电动势;反之亦然。这种线圈中相互激起感应电动势的现象叫做互感。E21为线圈1的电流I1在线圈2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M21为线圈1对线圈2的互感系数,单位H,M21=M12=M两线圈之间的耦合程度用耦合系数K表示。5涡流检测相关技术涡流:导体处在变化的磁场或相对于磁场运动时,其内部会感应出自成闭合回路的电流。如右图所示。集肤效应:直流电通过导体时,截面上电流密度均匀,而交流电通过导体时,电流主要集中在导体表面附近。6涡流

3、检测相关技术透入深度:涡流透入导体的距离。涡流衰减到表面值的1/e时的透入深度成为标准透入深度,用符号δ表示。f:交流电的频率μ:材料的磁导率σ:材料的电导率实际应用中,将2.6δ的透入深度定义为涡流的有效透入深度(占90%的涡流总量),对涡流检测线圈产生有效影响。如果缺陷在有效透入深度之外,则会导致检测困难。7涡流检测相关技术线圈阻抗分析:理想线圈只有感抗,而实际线圈都有内阻,其阻抗可表示为Z=R+jX=R+jwL,R:电阻,X:感抗,w:角频率单个线圈的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8涡流检测相关技术线圈耦合等效电路:两个相互耦合的线圈如下图所示。将二次线圈电路阻抗

4、通过互感转换为一次线圈电路的折合阻抗,如图C所示。9涡流检测相关技术折合阻抗的计算:感应出涡流的导体可以按二次线圈来分析10涡流检测相关技术:视在阻抗平面图二次线圈的折合阻抗和一次线圈的阻抗之和称为视在阻抗Zs=Rs+Xs可以认为一次线圈中的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是由于视在阻抗引起的,根据视在阻抗可以知道二次线圈对一次线圈的影响,从而得到二次线圈阻抗的变化。如果二次线圈的电阻R2从∞递减到0,或者X2由0逐渐增加到∞,计算出一系列对应的Rs-Xs,可得阻抗平面图如右图所示。11涡流检测相关技术:视在阻抗平面图曲线半径等于缺点:位置与Z1、L1、L2和M有关。半径随

5、频率变化。为了消除原边线圈阻抗和频率对曲线位置的影响,便于对不同情况下的曲线进行比较,需要进行阻抗归一化。即坐标变换。12涡流检测相关技术:归一化后的阻抗平面图X轴右移,然后XY轴压缩13涡流检测相关技术:放置式线圈的阻抗分析影响阻抗变化的主要因素:提离效应的影响边沿效应的影响工件电导率σ的影响磁导率μ的影响实验频率的影响工件厚度的影响线圈直径的影响14分析电阻率越小,阻抗越小的原因电阻率对阻抗的影响频率对阻抗的影响15工件厚度对阻抗的影响线圈直径对阻抗的影响16涡流检测装置涡流检测线圈:又称涡流探头。有多种分类方法。按感应方式分:自感式线圈和互感式线圈。1

6、7按应用方式分:放置式线圈、外通过式线圈和内穿过式线圈。涡流检测装置18按比较方式分:绝对式线圈、它比式线圈和自比式线圈。绝对式线圈他比式线圈自比式线圈涡流检测装置19涡流检测装置检测信号的分析与处理技术:针对缺陷信号的不同特征,信号分析与处理方法主要有:相位分析法频率分析法幅度分析法20相位分析法相位分析法:利用信号的相位差对干扰信号进行抑制的方法。常用的方法为相敏检波法和不平衡电桥法。相位分析法去除干扰干扰信号的原理如右图所示。21相位分析法相敏检波法是以选定相位的电压作为控制信号来抑制电桥输出的干扰信号。常用到移相电路,理想的移相电路能够在输出电压保持

7、不变的情况下,把信号的相位角连续地改变0~360度。下图是一个简单的移相电路相位角和输出电压?22相位分析法不平衡电桥法:用于抑制电压变化轨迹近似于圆弧的干扰信号(相位不确定,不能用相敏检波法剔除)。干扰信号与O点的距离相等,而缺陷信号不同。线圈的提离信号属于这种变化轨迹为圆弧的干扰信号。23频率分析法和幅度鉴别法频率分析法:根据干扰信号和缺陷信号的频率差异,而抑制干扰信号,提取缺陷信号的方法。例如:温漂信号和缺陷信号。幅度鉴别法:根据检测信号中干扰信号与缺陷信号的幅度差异实现提取缺陷信号的方法。如右图所示。24涡流检测技术的应用涡流探伤适应的典型缺陷及响应

8、特点能够引起涡流异常的不连续缺陷都能被检测。(棒、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