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学的本质问题

关于文学的本质问题

ID:39823839

大小:33.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2

关于文学的本质问题_第1页
关于文学的本质问题_第2页
关于文学的本质问题_第3页
关于文学的本质问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文学的本质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文学的本质问题,历来争论不休。在翻阅了一些学者对文学本质的诸多论著后,王一川,夏日漱石和萨特的观点引发了我的思考。摘录一:谈论本质,就是相信事物总存在一种根本的或最终的性质或原因,而正是这种性质或原因规定了事物的面貌和特性。这种西方传统从二十世纪初以来对中国文论界产生过重要影响,人们从种种不同角度对文学的本质提出过各自不同的界定。然而在今天看来,本质并不就等于确定无疑的实在,而不过是主体的人为设定而已。也就是说,相信事物存在唯一本质,属于人的思维假设。人家订事物有其本质,就会竭力去寻找。而不同的人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会从同一对象中发现不同的本质,这就是

2、假设中的唯一本质变得多样了,因而也就不可靠了。反之,如果舍弃本质是思维而用属性的视角去观察,倒可能会发现事物的多种多样的面貌及其变化。(王一川《文学理论》)摘录二:具体地说,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交织在一起。如果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来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近些年来,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理论界不大谈文学的本质问题,

3、有的学者干脆回避或否认文学的本质问题,然而本质问题却依然存在。王一川先生在此提出的文学没有本质而应谈其属性的观点我并不认同。研究本体,本质的问题,最早在古希腊哲学中是指研究存在的学问。而文学的存在一方面在于存在的本身,即“文本”,另一方面则主要在其存在的原因,即导致其存在的事物。也即文学的本质。文学作为一门“存在”的学问,在我看来,它仍旧有其成立与发展的最终,最根本的原因。至于之所以会出现不同学者发掘了不同的“本质”这种现象,那只是不同学者对其不同的理解罢了。他们所发现的本质或许并不是真正的本质,也或许某些人谈及了本质,那都无从得知。关于本质,可能也只有文

4、学本身才能知晓。诸学者所言都是自身对这一问题的的理解罢了。中国的学者在研究文学的本质问题时,往往认为其本质是文学的审美艺术形态,但我认为,审美意识形态固然重要,但那并不足以成其为文学的本质,而只是文学的表现,也是文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文学有其审美艺术形态固然正确,但认为审美意识形态说的人并没有深入研究文学,而仅仅是浮于表面。因为审美艺术形态似乎是一个过于泛泛的东西,是一种太过于感性的东西,而涉及文学的本质问题,就是应该说文学有一定的理论性的一个核心的东西所主导。湖南师大的赵炎秋在《论文学的形象本质》一文中写到“国内一般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探讨文学的本质,从而得出

5、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用语言来塑造形象的审美的意识形态的结论。这种学说着眼的主要是从人类的整个活动中将文学区分出来,进行的是一种形而上的探讨,未能深入到作品之中。……由此可见,意识形态说虽然正确,但也不是没有局限,它透视了文学本质的一个方面,却忽视了其他的方面,而且就文学本身来看,有些甚至是更重要的方面。”研究文学的本质问题,实际上还是应该从文本,即文学作品入手,也就是从前文提到的文学存在的本身这一方面来研究其的产生原因的另一个方面,最终找寻其能够产生和发展的关键点。这不仅仅因为文学作品是文学四要素中的最关键的部分,更重要的是无论是思

6、想,语言等等形式都最终要通过具体的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王一川先生此《文学理论》的后半部分,提出了媒介,语言,形象,体验,修辞和产品等文学的六种属性,其中的语言,形象,体验,修辞四种我是很赞同的。至于媒介和产品我认为那不是文学所固有的本质。我们今天所读到的文学,大多依附于书籍,报刊,网络传媒等手段。但是更早的时候,那些神话等文学样式,则往往是口头的传播。他们所用的语言并不仅是日常的用语,往往也是虽极其简单但却是叙述故事的语言。这里似乎就没有媒介的手段了。它只是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直接交流。有的话,那也是语言的本身。至于谈到文学产品,作者提到又不能避免提及文学

7、的功利性问题。日本学者桑原武夫在《文学序说》里提到“文学并非只是人类史上某一场合,某一时代的偶然现象,而是经常出现的一种人类的基本欲求。”他指出作家的创作是一种公理与非功利相结合。非功利性中,一方面因为作家创作中体现着与金钱无关的创作目的;另一方面欣赏者“不以从艺术中求得指甲的实际利益为宗旨”。依我看,关于产品,即主要指的功利性,自然不能算作本质问题加以论述。我始终觉得文学创作的非功利性所占的比重应该更大。古代文学史上提到的诸多诗人,如陶渊明,屈原,都是在政治生活被排挤已经使其丧失了物质生活的保障的前提下进行文学创作的,但他们依然用文学形式来展现自己的心灵

8、世界,或对淡雅生活的热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或对自身高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