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行星地球和地图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行星地球和地图

ID:39838487

大小:754.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7-12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行星地球和地图_第1页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行星地球和地图_第2页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行星地球和地图_第3页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行星地球和地图_第4页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行星地球和地图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行星地球和地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行星地球和地图一、选择题(2011•广东惠州调研)下图黑点分别为甲、乙、丙、丁所处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1~3题。1.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相对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在乙的东北    B.乙在丙的西南C.丙在丁的东南D.丁在甲的西北2.甲、乙、丙、丁四地点中(  )A.甲地地方时最晚B.乙地地转偏向力最大C.丙地处于东半球D.丁地自转线速度最慢3.当晨昏线通过丙、丁两地时,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B.此后一段时间太阳

2、直射点将向北移动C.甲、乙、丙、丁四地昼夜长短相同D.丙、丁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高1~3题解析:第1题,本题较难,主要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方向判断的有关知识。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四地的经纬度数值,根据图可以判断出甲的经纬度数值是(30°S,110°E),乙的经纬度数值是(30°N,105°E),丙的经纬度数值是(40°N,120°W),丁的经纬度数值是(50°S,120°W),因此甲在乙的东南,乙在丙的西南,丙在丁的正北,丁在甲的东南。第2题,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

3、。由于丁地的纬度位置较高,所以丁的自转线速度最慢。第3题,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知识。当晨昏线经过丙丁两地时,即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所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答案:1.B 2.D 3.C(2011•吉林延边检测)下图是某地附近两区域等值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读图,完成4~6题。4.A点海拔范围(H)和B地温度值(T)范围是(  )A.1200米<H<1500米 3℃<T<4.8℃B.1000米<H<1300米 3℃<T<4.8℃C.1500米<H<1800米 6℃<T<7

4、.8℃D.1200米<H<1500米 6℃<T<7.8℃5.按照图中的水库大坝设计(坝顶的图上距离约为0.5厘米),则坝长和最大坝高(坝顶到坝底)分别大约是(  )A.500米 200米B.50米 150米C.500米 100米D.50米 100米6.关于图示说法正确的是(  )A.A、B、C、D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水域B.E、F、G的海拔在750米以上、800米以下C.在E点可以观察到车站ND.铁路沿线要注意预防滑坡和泥石流4~6题解析:第4题,图中M处海拔300米,温度12.0℃,相互对比可确定A点的

5、海拔和B地的温度值。第5题,依据比例尺可确定坝长为500米,坝高为50~150米。第6题,C处位于山脊另一侧;E、F、G的海拔在600米以上、700米以下;受山脊阻挡,在E处无法看到车站N;铁路沿线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又位于谷地,易出现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答案:4.A 5.C 6.D(2011•南京市模拟)下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30度,A、B为晨昏线上的两点,太阳直射西半球。据此完成7~9题。7.此时,B点的地方时是(  )A.4时B.8时C.16时D.20时8.此时,B点位于(  )A.晨线,

6、昼长16小时B.昏线,昼长16小时C.昏线,夜长16小时D.晨线,夜长16小时9.该日,下列城市日落最晚的是(  )A.杭州B.宁波C.温州D.绍兴7~9题解析:第7题,本题考查地方时的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由于A、B两点位于晨昏线上,A点位于赤道上,而相邻两条经线相差30°,因此,假如A、B两点位于晨线上时,推知直射点的经度是150°E,与情境条件中的太阳直射在西半球不符。由此判断A、B两点位于昏线上,推知B点的地方时为20时,D项正确。第8题,本题考查晨昏线的判读及昼夜长短的计算,属于低难度题。

7、由上题推知B点位于昏线上及其地方时为20时,进一步计算可得昼长为16小时,故B项正确。第9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属于中等难度题。该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即纬度越高,日出越迟,日落越早。杭州、宁波、温州和绍兴四个城市中,温州的纬度最低,故其日出最早,日落最晚。故C项正确。答案:7.D 8.B 9.C(2011•河南实验中学)二十四节气是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8、。读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图甲),完成10~11题。甲 二十四节气在黄道上的位置乙10.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最早出现在汉代。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物候有差异。二十四节气最适用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B.黄河流域C.东北地区D.江南丘陵11.图乙是北半球的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示意图,图中四点的日期所处的节气正确的是(  )A.①表示大雪B.②表示立春C.③表示秋分D.④表示芒种10~11题解析:第10题,依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