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峪古城堡导游词(郭学宝)

郭峪古城堡导游词(郭学宝)

ID:39843125

大小:4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12

郭峪古城堡导游词(郭学宝)_第1页
郭峪古城堡导游词(郭学宝)_第2页
郭峪古城堡导游词(郭学宝)_第3页
郭峪古城堡导游词(郭学宝)_第4页
郭峪古城堡导游词(郭学宝)_第5页
资源描述:

《郭峪古城堡导游词(郭学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郭峪古城堡导游词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欢迎诸位临郭峪!我是郭峪古城堡的导游小×,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道游览古城,我很高兴,我将努力让诸位游得尽兴,玩得开心。首先让我把郭峪古城堡的概况简单介绍一下。山西阳城郭峪村,是太行山麓一座唐初建置的城堡式村落。城堡依山傍水,城墙雄伟壮观,城头雉堞林立。城内豫楼高耸,古庙森严,官宅豪华,民居典雅,是中国乡村独具特色的古代建筑群。郭峪地虽偏僻,“亦旧为人文渊薮”。从明朝中叶至清初的一百多年间,郭峪出过十八位举人,十五位进士。明清两代,官侍郎、巡抚、翰林、台省、监司、守令者,尝不绝于时。顺治十六年(1659年)

2、郭峪一榜出过三个进士,轰动了朝野。当时有一首流传很广的民谣:“郭峪三庄上下佛,举人秀才两千五,如若下够数,小城寨上补。”充分显示了明清郭峪人文的鼎盛。在大中丞张鹏云、一代名相陈廷敬等人的倡导下,郭峪先人“兴人文,壮游观”,不仅在城内城外建了二十多处各具风采的亭台楼阁、庙观寺塔,使郭峪“如化城蜃楼、人间仙境”,而且延师兴学,创办“樊南吟社”,周围晋、阳、沁三县文人常常会聚于此,研经讲学,赛诗论文,使风景如画的郭峪又充满了浓浓的诗意。郭峪的官宅民居名具特色,被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赞为“中国民居之瑰宝”。现存明清古建40多院,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古宅是“

3、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陈氏九代祖居“西都世泽”和“老狮院”,被称为“科第世家”祖孙三代三进士居住的“小狮院”,以及“兵垣都谏”、“祖孙兄弟科甲”的张家大院和侍郎寨,另外还有豪商巨贾王重新叔侄居住的王家“恩进士”和“光昭世泽”等院落。现在矗立在我们面前的古城堡,就是郭峪城,以它的雄伟壮观和博大,被专家赞誉为“中国乡村第一城”。城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是在屡遭劫难之后,为避乱自保而修建的。从崇祯五年七月至崇祯六年四月的九个月中,紫金梁、老徊徊、八大王等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曾4次骚扰郭峪。由于农民起义军本身的弱点,烧杀抢掠,势在必然

4、,加上官兵征剿,滥杀无辜,郭峪村“残破荒凉”,人口死伤十之八九,存活者“无地可避”,“每日惊慌,昼不敢入户造饭,夜不敢解衣歇卧”,“观山望火,无一刻安然”。在这种情况下,由乡宦张鹏云倡议,富商王重新带头,“有钱者输财,有力者出力”,用了不到十个月的时间建成了这座固若金汤的城堡。凭一村之力,用了不到十个月的时间,建筑一座面积为17.9万平方米的城堡,这在生产力落后的封建社会,简直是一个奇迹。城有三门:东门为景阳门,西门为永安门,北门为拱辰门,另外,城的南边还有两个水门,其中一个为金汤门。现在请诸位随我去看看筑在内城墙上的城窑。这些城窑分三层排列

5、,依地势的高低,又分为大、中、小三号,共计627.5眼。由于有了这许许多多的窑洞,人们把它称为“蜂窝城”。这种蜂窝城,是“急中生智”的产物,是郭峪古人聪明才智的表现。这座城高12米,长1400米,城墙的厚度为5.3米,如果全部实填,需要动土石9万立方米,且不说这些土石到哪里去取,光搬运这些土石就需要300人干10个月,战火迫在眉睫,人口伤亡惨重,城墙要人砌,砌墙的砖石要人运,人到哪里找?时间到哪里寻?在内墙上券窑洞,赢得了时间,节省了人力,而且屯兵有了营房,存物有了仓库,诸多矛盾迎刃而解。当你看到这建筑史上精彩的一页,能不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6、拍案叫绝?我们面前这座很不起眼的小亭叫申明亭。这里置有石桌石凳,檐下挂有铁钟。不要看亭小,在古代郭峪的政治生活中,它起着号令村民、惩恶扬善的作用。6申明亭位于城中心的丁字路口,是城内三条主街的交会处。村人每天进出,大多要经过这里。官府文告,要在这里张贴;村社决定,要在这里公布;好事善事,要在这里宣扬;丑事恶事,要在这里示众。警示村民有布告,集合群众有钟声。从申明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民主政治的雏形。面前这座约30米的高楼,就是被称为蜂窝柄的“豫楼”。前面已经说过,豫楼是按《周易》“豫”卦的卦义命名的。它的寓意有三重,一是知变应变,事先要有应变的

7、准备。二是“顺以动”,顺应民情,动不违众。三是“逸豫”,与众和乐。王重新修了一座楼,寄托了这么多的深意,充分显示了儒家思想给他留下的烙印。豫楼是在几经战乱,又遭蝗灾旱灾的情况下,以工代赈修建的。王重新早在建城之前,就有建楼的打算,结果却在城建好五年之后,选这样一个特殊时机开工,实在是商家的高明之举,也体现了儒家“刚应而志行”、“动不违众”的思想。荀子说:“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豫楼在设计建造上依据这种思想,为防患作了周密的考虑。现在让我们进入豫楼的底层。豫楼的底层为半地下层,墙基及墙体全部采用大块石材砌筑,上覆砖券窑洞,在前墙有四个圆

8、形石孔,石孔以斜角入窑洞,一为通气,二为采光。为防备围困,底层中储备了粮食、燃料、麻脂等生活用品,同时,设置了炉灶、石碾、石磨和茅厕。清华大学的教授在考察时曾称赞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