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历史考点全攻略 中近史

2012历史考点全攻略 中近史

ID:39843802

大小:6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12

2012历史考点全攻略 中近史_第1页
2012历史考点全攻略 中近史_第2页
2012历史考点全攻略 中近史_第3页
2012历史考点全攻略 中近史_第4页
2012历史考点全攻略 中近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历史考点全攻略 中近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近现代史近代史按侵华史、抗争史、探索史的阶段性特征把握一、列强侵华阶段及其特征1、列强侵华四个阶段、相关内容、特征:(1)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1840年至19世纪90年代以前)①国际背景: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法美继之,它们积极对外侵略扩张,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②主要侵华国家: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和相对落后但侵略成性的封建国家(如荷兰、日本);③侵华特征:以商品输出为主要目的,以武力为主要手段,列强勾结侵华;④主要侵略战争:两次鸦片战争;⑤结果及影响: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丧失主权和大量领土,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

2、体,在客观上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条件;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由此萌发并不断发展。(2)甲午中日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19世纪90年代至1918年)①国际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外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②主要侵华国家:英法美德日意奥俄等国;③侵华特征:以经济上资本输出、政治上先瓜分继而“以华治华”为基本方式,几个帝国主义国家既勾结又争夺,侵华格局先是共同支配,美占优势,后在一战期间日本独霸;④主要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⑤结果及影响:政治上:中国丧失更多的主权和利益,最终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上: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半封

3、建化程度加深;思想上: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使中国思想界发生了进一步变化,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和革命思想相继产生,后来又兴起了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1919年至1945年)①国际背景:一战使英法削弱、德奥战败、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美国成为首富,日本的实力增强;②主要侵华国家:美国和日本;③侵华特征:从“以华治华”到独占中国;侵华格局先是列强共同支配(《九国公约》),后到日本独霸;④主要侵略战争: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⑤结果及影响:这一时期,列强继续侵略中国,使中国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蒙受巨大损失,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国遭受更大的灾难和损

4、失。(4)二战后到朝鲜战争(1945年至1953年)①国际背景:二战后,帝国主义阵营中除美国外所有帝国主义国家都遭到沉重的打击和削弱,美国确立了世界霸权;②主要侵华国家:美国;③侵华特征:政治上“以华治华”,奉行扶蒋反共政策;经济上,大肆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军事上以援助为名,加紧控制中国,阻止中国政府完成祖国统一大业;④主要侵略战争:帮助蒋介石打内战、朝鲜战争、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⑤结果及影响: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干涉,尽管增加了中国革命的困难,但中国人民最终还是战胜了中外反动势力,赢得了革命的胜利。2、认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强调

5、必然性,从中外两方面进行分析),也是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开拓殖民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近代中国半殖半封社会的形成及特点1、过程:(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①条约:《南京条约》(中近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及其附件、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②影响:社会性质(政治;经济);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思想观念;(2)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①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等;②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3)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①条约:《马关条约》(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②影响:(结合《

6、马关条约》影响理解“最严重”)(4)中国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①条约:《辛丑条约》;②影响:(略)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8(1)列强成为近代中国的太上皇,他们通过战争及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牢牢地控制中国。成为近代中国的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独立发展的根本原因;(2)中国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互相勾结,狼狈为奸,成为列强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3)中国自然经济虽然由于列强侵略入侵而遭到破坏,但是在经济生活中仍然占优势地位;(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然有所发展,但由于“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所以它始终未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5)中国人

7、民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生活贫困不堪。三、近代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进行的抗争(一)地主阶级和爱国官兵的抗争与探索1、地主阶级抵抗派:如林则徐、魏源等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器物层面2、地主阶级洋务派:奕訢曾国藩等“师夷长技以自强”,掀起洋务运动;3、清政府:20世纪初:“新政”和“预备立宪”。(了解)制度层面同:学习西方4、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梁,维新变法→兴民权、君主立宪5、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陈独秀等发起新文化运动思想层面(二)农民阶级的抗争与探索1、三元里人民抗英:近代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