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

科学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

ID:39871237

大小:26.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13

科学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_第1页
科学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_第2页
科学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_第3页
科学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_第4页
科学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科学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青海省平安县教育督导室刘生梅观察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小学生初步认识自然事物、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指导学生认识各种自然事物的过程中,在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综合能力的过程中,都离不开观察的活动。在观察和实验的探究实践活动中,观察是实验的基础,因为在探究自然事物的活动中,首先要在认真观察周围常见事物的基础上发现问题,然后经过思考,再通过实验验证,最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在实验的过程中,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又伴随着实验的每个细节,才能得出科学的、正确的结论。所以,观察能力的培养直接

2、影响着其他能力的培养,值得所有科学教师重视。   一、有效运用观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材的内容中,重点培养观察能力课占总课数的40%。这说明在低年级实验教材中培养观察能力的内容比例是占首位的。如:观察植物(叶、花、根、茎)的外部形态;观察动物(鱼、蚂蚁、鸽子、兔、蚕宝宝)的外部形态和生活方式;观察天气变化(晴、阴、雨、雪等)和四季特征;观察光和影的变化并根据太阳辨认方向;观察水和空气的物理性质等等,都是以培养观察能力为重点的教材内容。因此,通过具体的教材内容进行正确的观察方法的训练,观察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备足典

3、型的观察材料,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观察的机会6  充足的材料有利于分组观察,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观察的机会,更好地认识自然事物;典型的观察材料有利于学生顺利进行观察,找出其特征;新颖的材料可以激发学生乐于观察、主动探究的情绪,全面认识自然事物的特征。  为儿童准备充足、典型、新颖的观察材料,是保证儿童有意观察、主动探究自然事物的基础条件。例如,在上《蚂蚁》这一课时,我为学生提供了放大镜、蚂蚁及一些辅助材料,放手让学生分组去自由地观察研究他感兴趣的问题。学生们面对昆虫盒里放的蚂蚁和放大镜,忍不住地用手去拨弄拨弄,用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观察,自然地投

4、入到探究活动中去了。这时,我也不时地加入各小组的探究活动,让他们感觉到教师也是他们研究活动中的一份子。这时,还需要教师用眼睛和耳朵关注每个学生的一举一动,要敏锐地注意到哪个学生在做什么?想什么?说什么?争论什么?多问几个“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等帮助他们开展有时效性的科学探究活动。  三、训练学生运用感官感知事物的能力,掌握观察方法  按照新课标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感官进行观察”6,即用眼、耳、鼻、舌、手(皮肤)去直接感知自然事物的特性。训练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事物,不但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掌握用各种感官

5、进行正确的观察的方法。没有科学的观察方法,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得不到较好地培养,因此,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也非常的重要,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就要教给学生系统的观察方法。怎样才能使学生观有法、察有序呢?  “观有法”是指方法而言,是指学生用感官去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怎样去观察?观察重点是什么?运用哪种具体方法?“察有序”是指观察的先后顺序,即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观察中比较什么,观察后讨论什么,总结什么。在低年级科学教学中,结合教材的观察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种观察方法:一是从整体到部分的有序观察;二是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观察。如讲《水中的鱼》一课,要

6、培养学生“把整体分成部分按顺序地观察”的方法。学生看到金鱼后,对它美丽的颜色很感兴趣,教师抓住儿童的心理特征提问:“金鱼美丽吗?你喜欢吗?它为什么会在水里游?”这时教师及时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正确的观察轨道上来:“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噢!是用眼睛看到的,再仔细看看,鱼的身体像什么形状”?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观察的重点上来。接着引导学生按顺序地观察:“鱼的身体分几部分?每部分上都长有什么?你能按从前往后的顺序观察吗?”这样观察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步骤具体,方法适宜,学生按教师提出的问题有顺序地观察,从而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对有些自然事物

7、的研究,在观察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它的特征。在低年级科学教学中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来认识事物,是学生认识的又一方法。如认识《水》的显著特征时,是通过比较的方法去观察,先让学生用感官(眼、鼻、舌)感知水没有颜色6、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是透明的,再把水与酒精、汽油、醋、牛奶、盐水、糖水等用一看、二闻、三尝的方法进行比较,区别水与其它液体的不同之处。  以上是培养低年级学生通过感官进行观察认识自然事物的主要方法,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识规律,但要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反复练习应用,才能正确掌握,使观察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四、激发学生实

8、践探索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兴趣是入门的先导,是获取知识的前提,是促使学生积极学习的内部动力。低年级的小学生对神奇的大自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利用儿童的这一特点,让他们亲自去接触自然界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