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习作从游戏开始――小学生快乐作文的设计与操作研究

快乐习作从游戏开始――小学生快乐作文的设计与操作研究

ID:39884942

大小:64.0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14

快乐习作从游戏开始――小学生快乐作文的设计与操作研究_第1页
快乐习作从游戏开始――小学生快乐作文的设计与操作研究_第2页
快乐习作从游戏开始――小学生快乐作文的设计与操作研究_第3页
快乐习作从游戏开始――小学生快乐作文的设计与操作研究_第4页
快乐习作从游戏开始――小学生快乐作文的设计与操作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快乐习作从游戏开始――小学生快乐作文的设计与操作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总编号杭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年度研究课题申报表课题名称快乐习作从游戏开始——“游戏精神”观照下的小学生快乐作文的设计与操作研究课题负责人陈岚完成时间2007年6月成果形式结题报告、论文、书籍单位及职务、职称杭州市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张化万浙派名师培养工作站)小学高级教师通讯地址及电话杭州市枝头巷17号87077222—3208课成题员组的其情他况姓名课题内分工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陈岚管理、设计、实践、研究杭州市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张化万浙派名师培养工作站)办公室主任余琴珠实践研究,记录过程中的行为与反思杭州市娃哈哈小学科研

2、室主任小学语文高级教师陈春燕实践研究,记录过程中的行为与反思杭州市高银巷小学副校长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吕卫萍实践研究,记录过程中的行为与反思杭州市饮马井巷小学教科室主任小学语文高级教师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名:2006年4月7日初审单位意见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名:2006年月日评审组意见8说明详细课题研究方案附后《快乐习作从游戏开始——“游戏精神”观照下的小学生快乐作文的设计与操作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快乐习作从游戏开始——“游戏精神”观照下的小学生快乐作文的设计与操作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3、一)小学生作文现状当前,很多小学生写作文存在着几大苦恼:一是对写作缺乏兴趣,视作文为不得已的应付,甚至视为累赘,即使提起笔来,也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写;二是要他写的东西没话好写,成文后不是“干巴巴”的,就是空空洞洞的;三是虽然写得看起来不错,但不是自己的真情实感,而是从小学生优秀作文选上“参考”而来的。长此以往,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地提高,并且,由于其书面言语表达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其内心的感情世界也会贫乏;还容易造成孩子说假话,言行不一致,双重人格;更为甚者,成人后会逐渐养成虚浮弄假的学风。从某种意义上说,

4、造成以上小学生写作困境的重要原因是在作文教学中没能让学生体验到习作的快乐,缺乏对儿童“游戏精神”足够的关注,违反了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使孩子的“言语人生”偏离了方向。(二)本课题的研究意义1、强调小学生写作教学应当深入研究小学生内在的精神特点,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体现于写作教学中;尊重儿童的“游戏精神”,并使之成为小学生写作的重要精神资源,将极大改变我国写作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实用主义”、“重道轻文”的倾向。2、以快乐作文为本,放飞学生的思想,在“游戏精神”8观照下进行小学生作文教学的设计,通过作文课堂教学加

5、以实施,并研究总结其效果,对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3、作为本课题的后续研究,可以继续关注小学生早期写作行为与其语言习得规律、精神成长特点、审美心理机制的联系,并跟踪其今后写作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情况,以探索小学生写作教育的内在规律。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一)关于游戏游戏对成年人来说意味着工作之余的休闲与放松,但对儿童来说,则是“儿童运用一定的知识与语言,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身体和心智活动,反映并探索周围世界的活动。”[1王纪人.《文艺学与语文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虽然儿童知道

6、游戏情境具有假定性,但他们还是以极其严肃的态度和极其投入的精神状态从事游戏活动,并从中获得和现实生活一样的真实经验和感受。游戏是儿童关注客观世界的特殊方式,在儿童精神世界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童年期间,游戏使个体内在的精神潜能逐渐现实化,而教育则使外部文化逐渐内化为个体精神层面上的内容。游戏和教育分别从内外两方面促成个体精神的发育和成长。”[2朱作仁祝新华.《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二)关于游戏精神最早触及游戏精神内涵特征的是一些目光敏锐的儿童文学理论家,1923年周作人在《儿童的书》

7、中提到:“我觉得最有趣的是那无意思之意思的作品。安徒生的《丑小鸭》,大家承认他是一篇佳作,但《小伊达的花》似乎更佳;这并不因为他讲花的跳舞会,灌输泛神的思想,实在是因他那非教训的无意思,空灵的幻想与快活的嬉笑,比那些老成的文字更与儿童的世界接近了。”[3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M].湖南:岳麓书社,1989]而所谓“无意思之意思”的内涵即是一种鲜明的游戏精神。游戏精神是一种最富儿童精神特质的心理状态。其最基本的内涵是快乐,孩子们之所以游戏,其根本动力在于满足心理快乐本能的需求。自由是游戏精神得以彰显的前提,孩子通过摆脱

8、客观物质世界种种束缚的想象和创造,方能真正体验到生命的乐趣。同时,游戏精神还是一种“过程即结果”8的超功利精神,追求的是游戏本身所带来的身心愉悦,而不是以游戏为手段去追求游戏之外的功利目的。3小学生作文中的“游戏精神”弗罗伊德说:“每一个游戏着的儿童动与创造性作家一样,是在创造一个他自己的世界,或确切地说,他是在以一种使自己快乐的新的方式重新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