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传接棒方法的接力跑

各种传接棒方法的接力跑

ID:39911820

大小:5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4

各种传接棒方法的接力跑_第1页
各种传接棒方法的接力跑_第2页
各种传接棒方法的接力跑_第3页
各种传接棒方法的接力跑_第4页
资源描述:

《各种传接棒方法的接力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镇江市丹徒实验学校《各种传接棒方法的接力跑》年级:一年级                教师:张小梅班级:一(4)班教材内容:各种传接棒方法的接力跑  教学目标技能目标:小组完成快速的传接棒方法,提高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认知目标: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情感目标:增强集体观念,知道与同伴友好合作。教学重点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出最佳传接棒方法。教学难点在较快的跑进中,熟练完成传接棒。步骤时间教学内容内容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激趣导入 2 分钟1、体育委员整队。2、师生问好。3、游戏:“大鱼网”。1、常规训练,集中学生注意力

2、。2、让学生了解怎样才能网的“鱼”多,知道每个人的作用。1、教师精神饱满,语言亲切与学生问好。2、语言导入本课内容。1、按照“快、静、齐”的要求站好四列横队。2、分男女生两大组在操场进行。   步骤时间教学内容内容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热身  4 分钟   学生自己选择热身活动。1、充分活动四肢,做好准备活动。2、体会创编要求和方法。 教师口头提示并指导。 全班分4组,小组长组织完成练习。  小组练习  12分钟   1、各组看图讨论传接棒方法,形式。2、各组自主练习。1、学生自主练习,选择最佳传接棒方法。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1、根据图示复述要求。2、巡回

3、指导,提示、鼓励、评价。1、以组为单位,认真思考、讨论。2、组长组织,有序练习。      8 分钟   各组汇报练习情况1、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评价能力。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合作能力、综合能力。 1、组织各组汇报。2、组织集体评价,并给予鼓励。1、认真观察、相互学习。2、互相评价,集体修改。4镇江市丹徒实验学校小组汇报3、各组推荐一名学生讲述练习方法和要求,并示范。 比赛提高 5 分钟在环形跑道上四个小组传接棒比赛。1、巩固传接棒技术。2、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 组织比赛,评价。1、各组组织参加比赛。2、全班分四组进行。 自娱 4 分钟 自娱自乐活动。给学生自娱

4、的空间,激发兴趣,发展综合素质,提高终身体育意识。 参与学生活动,指导、提示。 自由组合分散活动。   陶冶情操 4 分钟 放松舞蹈《孙行者》 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达到身心放松的目标。 与学生共舞。 即兴表演,动作不限。评价 1 分钟师生评价,总结本节课。通过体验知道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与他人积极合作; 客观评价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肯定;对自己、他人的表现积极评价;  生理指标:练习密度35%----40%, 平均心率(140—160)次/分 场地器材:录音机一台,接力棒16个,  教学反思4镇江市丹徒实验学校本课游戏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学生兴趣高。从学生的

5、实际情况出发,联系生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本教学片断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和谐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总目标。注重现代体育教学活动的“自主化、生活化、终身化”的理念。本课教学始终贯彻轻松活泼的导入,在导入时采用宽松、和谐的形式创设情景,使学生在有趣、生动、活泼、快乐的气氛中开始一节课的学习和锻炼。在本课教学中,充分把“玩中乐,乐中练”放在重要位置,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中,身体素质特别提高,生理机能得到改善,思想受到教育,意志得到锻炼。例在本课跳圆圈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

6、起模仿小白兔蹦跳,并一起念儿歌:“小白兔,白又白,左一跳,右一跳,蹦蹦跳跳真可爱。”同时,边讲解边示范“小白兔跳”的技术,蹬地要用力,落地要轻巧,两腿屈膝下蹲保持身体平衡,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学习任务。4镇江市丹徒实验学校总之,小学体育教学要遵守好“健康第一”的思想,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得,学有所成。立足以动为主,不仅仅要让学生身动,更重要让学生心动。教师善于“寓教于动,寓理于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和快感。从而养成自觉、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教师要

7、由教学的主宰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要以学生为本,尽可能了解、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满足学生兴趣,用新颖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强身健体的知识技能和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情感的激励功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情感来感化学生,在爱的天地里搭起体育教学之桥,形成动之共振,使学生懂得生命,追求健康,学会锻炼,懂得健身,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