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伯牙绝弦》(人教)

【同步练习】《伯牙绝弦》(人教)

ID:39950422

大小:14.5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5

【同步练习】《伯牙绝弦》(人教)_第1页
【同步练习】《伯牙绝弦》(人教)_第2页
【同步练习】《伯牙绝弦》(人教)_第3页
【同步练习】《伯牙绝弦》(人教)_第4页
资源描述:

《【同步练习】《伯牙绝弦》(人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伯牙绝弦》同步练习霍山县城西小学徐红卫◆基础知识达标一、正确流畅地写出汉字。gǔxītàijué(鼓)琴峨峨(兮)若(泰)山乃破琴(绝)弦二、填空。1、成语 “__________” 出自《伯牙绝弦》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中(人物______是_________是知音,从(课文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可以看出。 2、人们常用"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高山流水”比喻_____或_____,也比喻_______

2、。人们把“知音”比作__________的人。      4、《伯牙绝弦》这篇古文,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成语___________的来历。请举一个事例,写出来,用上这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钟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我们感受出他当时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用一个成语概括),可见二人之间的感情__________(用成语概括)。  6、你是怎样理解伯牙绝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三、辩词组词。鼓()诲()泰()峨()彭()悔()秦()蛾()四、请写出下列句子中的划线的意思。1、伯牙善鼓琴()。2、洋洋兮若江河()。3、伯牙绝弦()。4、终身不复鼓()。◆课后能力提升三、认真读一读,再体会完成练习题。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1、在这首伯牙追悼知音钟子期诗歌中,“破琴绝琴,终身不

5、复鼓”意思一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能表达伯牙知音痛失知音后的心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诗句的意思。(1)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达标一、鼓琴峨峨兮若泰山乃破琴绝弦二、1、“高山流水 ”伯牙子期“伯牙善鼓琴, 钟子期善听”2、 知音难觅3、知音知己乐曲高妙理解自己的知心朋友4、高山流水 他琴弦轻拨,便弹奏出一段高山流水般的美妙乐曲。   5、悲痛欲绝深情厚谊6、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俞伯牙与钟子

7、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俞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认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终生不再弹琴了。三、略四、弹宽广断弹琴课后能力提升五、1、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2、来的时候充满期待,回去的时候何等的哀愁,看着江面上的云彩,都好似为我而愁。和你再见面的机会没有了,这里借用“曲子”来说自己的思念,我的心就死了。3、俞伯牙得知钟子期这位知音去世后的消息时悲痛欲绝

8、的心情,他们之间真挚的友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