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用)历史必修一第

(上课用)历史必修一第

ID:39951910

大小:1.10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7-15

(上课用)历史必修一第_第1页
(上课用)历史必修一第_第2页
(上课用)历史必修一第_第3页
(上课用)历史必修一第_第4页
(上课用)历史必修一第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课用)历史必修一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秦朝(形成)两汉(巩固)中央:汉武帝重用亲信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地方: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加强隋唐(完善)元(新发展)宋朝(加强)中央:中书门下;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相权地方:把军事、行政、财政权力收归中央明清(顶峰)明: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清:设南书房、设立军机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中央:三省六部地方:加强统治;中期后藩镇割据局面削弱了中央集权地方:实行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温故知新地方分权集中中央集权集中皇帝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宰相制度废除的原因1.历史原因3.直接原因2.具体原因4.根本原因废行省设三司使统领

2、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扩大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加强皇权元相权过大,威胁皇权2、宰相制度的废除和影响1)废除(1)1376年,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部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合称“三司”(2)1380年,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丞相,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2)影响: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明太祖在中央废丞相的同时,在地方还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废行省,设“三司”(行政)(监察)(军政)布政司都指挥司按察司三司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中央【学思之窗】见书17页你是否同意这位学者的观点?请你谈谈宰相制度的废除,究竟有何利弊?答案提示:同意。历

3、史上宰相是皇帝的主要助手,其权力主要有两项:一是参谋最高决策权(决断权在皇帝),一是总领最高行政权。因此,宰相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并执行,一方面起到辅佐皇帝治国的作用,一方面对皇权又具有制约作用。利:废除宰相制度对加强皇权有利,对防止权臣专权有利;弊:但废除宰相造成皇权过于集中,在“人治”的封建时代,当皇帝无能或不理朝政时就会造成皇权旁落,出现太监乱政(宦官专权),此其弊也。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正式确立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奠定基础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发展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全盛二、内阁的出现1、原因:宰相

4、废除,皇帝政务繁多2、过程3.内阁的评价(1)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结构。(2)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披红4.性质: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合作探究】丞相与内阁的比较(1)相同点: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2)不同点:①地位不同,丞相是国家法定的中央以及行政或决策机构的长官,而明朝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待机构,不是法定的中央以及行政或决策机构。②职权不同,丞相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而明朝内阁只是咨询机构。③对皇权作用不同:丞相

5、在一定程度上对皇权形成制约;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阁臣职权大小,地位高低完全由皇帝随意而定,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宰相制内阁制相同(相似)不同地位职权对皇权作用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法定,制度赋权非法定,咨询机构参与决策无决策权制约皇权不能制约清朝初期满洲贵族商讨并决定军国大事的一种重要形式。三,军机处的设立清初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1、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利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的事,连皇帝也难以更改,皇权受到很大限制2.康熙帝加强皇权的措施(1)措施: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内阁皇帝(2)影响内阁、

6、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相互制约。3.军机处的设立:雍正初年为用兵西北而设置的,专门处理有关前线的奏报和诏令。(1)军机处的由来:(2)军机处的前身:(3)设置时间:(4)选择军机大臣的条件:(5)军机大臣的职责:军机房雍正初年(1726年成立军机房,1739年成为一个正式的常设机构)亲臣、重臣(即皇帝亲信的满汉官员)与皇帝商议军国大事,但只是承旨遵办军机处的设立a.设置目的、时间地点、人选c.特点:简、速、密d.影响: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跪受笔录,承旨传达人员简单办事效率高地处内廷b.职能(6)影响:1,提高了行政效率,能迅速处理各种文书2,全国的军政大

7、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单元总结知识定位知识结构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整合早期的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过程特点影响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皇权不断强化中央严格控制地方秦汉至元明清本单元小结积极方面消极方面本课测评分析内阁和军机处的职能,看看二者对皇权的加强有何作用?答案提示:明朝内阁是为减轻皇帝沉重的政务负担、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而不是中央一级的行政权构或决策机构。阁臣虽有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但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是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因此,内阁的出现有利于加强皇权。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