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违法行为及法律责任税务管理课件

税务违法行为及法律责任税务管理课件

ID:39992285

大小:393.81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7-16

税务违法行为及法律责任税务管理课件_第1页
税务违法行为及法律责任税务管理课件_第2页
税务违法行为及法律责任税务管理课件_第3页
税务违法行为及法律责任税务管理课件_第4页
税务违法行为及法律责任税务管理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税务违法行为及法律责任税务管理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九章税务违法行为及法律责任内容第一节偷税及其法律责任第二节抗税及其法律责任第三节骗取出口退税及其法律责任第四节逃避追缴欠税及其法律责任第五节 其他税务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第一节偷税及其法律责任一、偷税的定义二、偷税行为的主要特征三、偷税的行政处罚四、逃税罪的定义五、逃税罪的构成要件六、逃税罪的刑事责任一、偷税的定义偷税是指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等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二、偷税行为的主要特征(1)偷税的行为主体是纳税人和

2、扣缴义务人。该违法主体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自然人。单位偷税的,对单位进行处罚,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偷税进行处罚,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2)偷税的行为主体实施了偷税行为。(3)纳税人造成少缴未缴税款、扣缴义务人造成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的结果。三、偷税的行政处罚《税收征管法》第63条规定: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

3、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四、逃税罪的定义逃税罪曾被称为逃避缴纳税款罪,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违反税收法律、法规,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义务,情节严重的行为。我国《刑法修正案(七)》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于2009年2月28日审议通过,并从该日起实施,其中对刑法第201条关于偷税罪的罪名、犯罪手段、定罪标准、处罚标准进行了修改,并对逃税罪明确了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五、逃税罪的构成要件(1)本罪的主体是纳税人和扣缴义务

4、人。(2)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自己实施的是违法的逃避缴纳税款的行为,仍故意实施。行为人因过失行为导致不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则不构成本罪。(3)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税收法律、法规,以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义务,情节严重的行为。情节严重主要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及多次实施逃避缴纳税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达到数额较大的情况。(4)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税收管理制度。六、逃税罪的刑事责任(1)纳税人采取欺骗、隐

5、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30%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3)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4)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第二节抗税及其法律责

6、任一、抗税的定义二、抗税行为的特征三、抗税的行政处罚四、抗税罪的定义五、抗税罪的构成要件六、抗税罪的刑事责任一、抗税的定义抗税是指负有纳税义务的个人违反税收法律、法规,采取暴力、威胁的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二、抗税行为的特征(1)当事人明知侵害的对象是正在依法执行征税职务的税务人员。(2)采取暴力、威胁方法进行阻碍,迫使税务人员放弃执行公务。(3)行为主体可以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也可以是其他人,但只能是个人。单位不能成为抗税的行为主体。三、抗税的行政处罚《税收征管法》第67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是抗税,除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拒缴的

7、税款、滞纳金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未构成犯罪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拒缴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四、抗税罪的定义抗税罪,是指负有纳税义务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义务的个人或者企业事业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故意违反税收法规,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五、抗税罪的构成要件(1)主体是依法负有纳税义务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义务的个人。单位不能成为犯罪主体。(2)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获取非法经济利益的目的,否则不构成抗税罪。(3)客观方面必须具有抗税行为。(4)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和依法从事税收征管活动

8、的国家工作人员的人身权利。六、抗税罪的刑事责任(1)《刑法》第202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